閆曉駿
(山西汾西礦業集團公司新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山西介休 032000)
本文闡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策略,并總結了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主要目標,希望能夠為我國的土木工程施工企業指明方向,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幫助,促進其健康發展。
創新,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人的思想活動進行。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方面展開的創新,需要遵循著原有技術,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加以優化與完善,形成全新的技術,便是一次有效的創新,而這一整個過程,都需要人工的參與,僅憑當代的人工智能水平,顯然是不具備“創新”這一能力的[1]。因此,在實際的施工技術創新方面,就必須要中其實創新人才的培養,通過企業的努力,將工作人員培養成創新人才,并且維持其熱情,讓其在工作中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總結經驗,進而優化相關技術。
在展開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施工企業可以根據企業文化以及內部的人員構成,將專業能力較強、工作態度積極的工作人員組織起來,形成專門的技術研討小組,在每天的作業完成后,相互交流經驗,找出各環節以及工序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共同商討解決方案。為了激發研討小組成員的積極性,施工企業還要根據其小組得到的成果,給予相應的資金獎勵。除此以外,還要定期招聘社會頂級人才,融入該研討小組中,進而實現技術的創新。尤其是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想要讓更多的頂級人才進入土木工程行業,就必須要予以其切實具備吸引力的薪資待遇,方能不斷提高施工團隊以及研討小組的專業水平。
土木工程行業本就是一個具備極強實踐效果的行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相關作業模式的實用性,確保其能夠切實落實到工程現場,方能確保其技術的創新真實有效[2]。在整個土木工程建設中,其需要展開的作業以及施工環節較為繁雜,每一個小細節都會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并且影響最終的建筑成果,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到諸多細節性問題,確保技術中的每個細節都能相互關聯并相互作用,保障其能夠順利落實于實際的工程建設過程中。目前,我國的土木工程建設對于相關施工技術的實用性要求尤為苛刻,我國的大多數施工技術創新,其涉及的范圍都過于重視理論方面的創新與研究,并未考慮到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實用性與適用性。技術相關的創新也大多停留在土木工程整體方面,而忽略細節方面的優化,導致在實際的作業過程中,仍然無法有效應用創新性技術,只能在傳統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對其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部分進行特別處理,以保障整個土木工程建設的質量。
因此,在實際的施工技術創新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到土木工程建設各細節部分的實際情況,并且將創新的重點放在各細節部分的優化上面,突出其實用性,保障相關作業模式的順利落實,方能確保技術創新具備切實的效用。如若不能保障技術創新的實用性,那么即便是進行了高強度的技術創新,也不具備現實意義,無法為土木工程建設做貢獻,也無法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這就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創新活動時,深入施工現場,跟進每一個作業環節,明確各環節的質量需求以及操作規范,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以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將現場的具體施工情況作為基礎,大膽嘗試不同技術,并且積極將全新的施工技術投入到實驗活動中,保障其擁有切實可靠的實用性,進而保障相關技術能夠被合理的利用于施工現場,保障施工質量,提高工程建設效率,為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起到促進作用。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逐漸趨于穩定,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且在各行業的發展與日常運營過程中,不斷加深了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并趨向于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方向發展[3]。在我國的土木工程行業中,想要跟上當下時代的發展,就必須要重視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保效果,而生態環保性能也成為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與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近些年,我國的生態環保問題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并且人們對生態環保問題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該變化源于國家經濟與教育事業的發展,讓人們逐漸認識到了經濟與環境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土木工程想要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不斷發展,就必須要不斷提高施工過程中環保性能,而施工技術創新,則需要在生態環保能力方面,下足功夫。在施工技術創新過程中注意的環保問題主要分為兩個方面:①施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對周遭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②在使用材料方面,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以及各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大多數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在土木工程建設中,想要通過創新技術,推動行業發展,并且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要重視起節能減排方面的問題,通過創新技術,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并降低相關能源的浪費,一方面能夠滿足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節能減排需求,另一方面,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另外,在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在保障材料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就近取材,也能夠減少材料運輸過程中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等情況。
想要真正意義上推動整個土木工程行業的健康發展,就必須結合時下的社會發展趨勢,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減少土木工程帶來的污染,方能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進而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以及輿論支持。
想要推動基層工作人員以及技術人員不斷創新施工技術,就必須要給予其良好的創新環境,在該環境中,讓其能夠自覺按照企業發展需求,深度挖掘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對其加以優化,進而實現相關技術的創新[4]。想要構建一個適合創新的工作環境,就需要施工企業根據企業文化、人員組成以及大部分工程的施工環境,制定專門的技術創新制度,并且形成一套成熟系統的技術創新機制,在該機制下,實現對技術創新理念的推廣,并通過該種推廣,引導基層工作人員以及相應的技術人員積極大膽地進行新技術的運用與嘗試,并且通過實踐活動,提高相關技術的實用性以及在不同工程中的適用性。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實驗方式,來提升各工作人員的施工經驗,并且在部分可行性較高的施工技術中,通過實踐活動,還能夠極大地賦予技術人員創新動力,讓其直接感受到技術創新的好處以及為自己帶來的幫助。另外,還要讓整個環境變得更加開放,基層施工人員可以通過不同技術的融合以及互補,創設全新的施工技術,企業可以將其作為一種全新技術看待,并予以相應的工作人員一定的資金補貼,讓整個施工企業都能夠處于積極創新的狀態下。
在土木工程建設中,想要讓相關技術得到不斷的創新,其根本在于,讓所有員工都能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并且愿意積極融入相關工作中[5]。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想要推動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就必須要讓所有員工都能更直接地參與到整個創新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把所有的施工環節以及施工工序不斷提高作業效率以及質量,滿足企業發展以及行業發展的需求。而這也正是當下施工企業進行施工就創新的主要任務之一,讓所有員工都能夠參與到創新當中,讓整個施工現場變成一個全新技術不斷誕生的環境,方能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形成良好積極的發展趨勢。
自動化發展是當下大多數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其能夠為行業生產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質量,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在當下的土木工程中,大多數施工環節仍然需要人為完成,雖然在相關技術以及設備的支持下,能夠基本保障整個工程的質量,但是仍然會受到一定的人為因素影響。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想要進一步保障土木工程的建設質量,就必須要加強土木工程建設的自動化,因此,在土木工程中,施工技術的創新,其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提升整個工程的自動化水平,通過具備自動化能力的機械設備,完成大多數施工作業,實現所有施工環節的準確無誤。
上文中提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需要重視起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其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生存環境,對于人們來說,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他們自己,因此,想要讓土木工程建設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就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生態環境保護便成當下施工技術創新的主要目標之一,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的是為行業創造更為順暢的未來發展,而創新施工技術的目的,也是為企業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為未來發展提供經濟支持。兩者之間的目的本就一致,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設的未來發展過程中,想要進一步推動技術的創新,就必須要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要方向之一展開。
總而言之,技術創新并非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想要實現技術的創新,就必須要擁有正確的制度、良好的環境,深入施工現場,為土木工程貢獻切實具備可行性的技術,方能為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