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亮
(貴州玉屏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貴州銅仁 554000)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其地下管網的主要功能是給排水。這些管網設施的建設質量將會對市政道路后期應用過程中的雨水、污水收集以及排水效果起到決定性作用,只有確保此類管網的施工質量與維護效果,才可以有效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良好應用。因此,在具體施工中,相關單位一定要注重管網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同時也應通過合理的維護策略來進行維護,以此來確保地下管網施工質量,滿足市政道路工程的實際應用需求。
本次所研究的是某工業園區市政道路地下管網建設和維護。該道路總長度是1.8km,路基寬度是21m,路面為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在該市政道路中,地下管網為給排水管網,管網和道路一同施工,其中,給水管網建設方式為單向建設,排水管網布均敷設于人行道下,通過單側布置的形式進行污水、雨水收集。本次工程中,排水系統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和污水收集,收集到的雨水會被排放到附近河道內,收集到的污水會被排放到截污干管內,經處理達標之后才可以排放。
在進行市政道路地下管網施工前,首先應全面檢測所有進場管材的質量,選用的管材質量合格證書和出廠證明等資料一定要齊全。正式施工前,應該對管材質量再一次進行抽檢。同時也應該嚴格根據施工圖紙中的相關要求來做好測量放樣工作。在此過程中,技術人員應按照施工圖紙中的具體標識來進行放線,并做好放線核對。完成放樣工作之后,便可確定管道中線和井的具體位置。在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之后,應及時上報給監理進行審核,在監理審核無誤之后即可進行施工。
在進行溝槽開挖之前,施工單位在全面熟悉施工圖、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和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明確其開挖方法、深度及支撐形式,這樣便可有效防止開挖過程中的塌方等情況出現,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本次施工中,首先通過反鏟挖掘機來開挖溝槽,在開挖高度剩余20~30cm時改用人工開挖,一直開挖到設計高度為止。如果施工中遇到雨天,應通過合理的措施來避免積水浸泡。一般情況下,可以在溝槽兩邊進行土埂修建,然后將排水溝設置在土埂的外端,這樣便可讓雨水排除到外部,有效避免積水浸泡情況的產生。如果降雨量很大,也可以修建集水井通過水泵將積水抽出[1]。施工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溝槽設計標高,防止超挖現象產生。如果出現了超挖現象,則需要立即通過機械設備來進行回填處理。超挖處理中,選擇的材料密實度應盡量大一些,不可用素土回填,一般情況下,可將粗砂或者是集配碎石等作為回填材料。在完成開挖工作之后,需要將墊層設置在溝槽底部,如果地基自身的承載力足夠大,也可以不進行墊層設置。
在完成墊層鋪筑施工之后,應立刻進行地基澆筑施工,本次地基施工選擇的是立模法。澆筑施工之前,技術人員應認真復核溝槽底部的標高,在確認無誤之后才可以進行澆筑。澆筑過程中,可通過平板式振搗裝置來進行振搗施工。在振搗工作完成之后,再對表面進行抹面處理,采用覆蓋塑料膜進行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d。這樣才可以確保地基施工質量,為后續的施工奠定良好基礎。
在進行管座混凝土澆筑之前,首先需要做好管道中心線和高程等的檢查,在確保所有指標符合實際工程需求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管座混凝土澆筑。具體安裝中,施工人員應高度重視其接口平面位置和高程,避免管口縱向間隙超標等問題出現,這樣才可以有效防止堵塞、滲漏等各種不良情況的發生,然后根據工程設計進行管道的安裝與固定。在完成了管道安裝和固定施工之后,應及時對其做好抹帶處理,抹帶前應對管口處的混凝土進行鑿毛并清洗干凈。處理過程中,需嚴格按照設計配比來進行水泥砂漿的拌制。對于水泥砂漿,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充分攪拌,這樣才可以使其和易性等的各項性能指標與實際工程設計相符,確保管道安裝施工質量[2]。在完成管道安裝施工之后,應對管道進行合理的閉水試驗,以此來確保其施工效果。試驗中,對于長度較大的管道,可分段進行試驗,對于出現漏水位置的管道預留孔洞,應及時做好封堵,在所有孔洞封堵完成并試驗合格之后才可以進行回填。
在進行回填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將溝槽進行二次清理,避免雜物對回填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然后需要對回填所應用的材料質量進行檢測,不可將碎石、凍土、淤泥或者是有機物等的這些雜質摻入到回填材料中。同時,在將填筑材料應用到回填施工之前,施工單位也應該通過規范的方式來進行填料的壓實試驗,以此來實現材料最佳密度與最佳含水量的合理確定,讓填料質量得以良好保障。在本次進行土方回填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主要選擇的是分層形式的回填壓實方法,施工中,每一個回填層厚度都得到良好控制,其實際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在對每一個回填層進行壓實施工之后,需要對其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檢測,在確保檢測結果與實際工程標準相符之后才可以開展下一個回填層的施工。對于市政道路兩側,應通過對稱選取土方的形式進行回填施工,在此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好兩側土方高度差,使其高度差在30cm以內[3]。
在市政道路地下管網的施工中,因道路縱坡的限制、受項目造價和管網交錯布置的影響,通常理想狀態下的排水坡度得不到保證。這樣的情況就會讓地下排水管網在后續運行中出現水流速度過慢情況。具體維護中,為避免此類情況對市政道路地下排水效果的不利影響,可通過交叉井增設的方式來進行處理,這樣便可保證管道坡度確保水流速度,讓雨水和污水能夠及時排出,減少沉積物淤積。為有效防止管道堵塞,應在最上游位置做好自動閥門設置,在上游井水達到一定水位時便可讓閥門自動打開,進而實現下游管道的沖洗。但是在具體的維護過程中,如果污水中的淤泥含量超過20%,就應該將雨水管加設在出水管道的最上游位置,這樣便可借助于暴雨來沖刷管道,以此來避免管道堵塞。
在對市政道路的地下管網進行維護時,管道變形、沉降以及脫節等情況都屬于典型問題。其中,管道變形沉降問題會使其應用效果受到不利影響,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管道損壞失效等情況發生;而管道斷裂或者是脫節更是會對其應用效果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這種情況會導致管道中的污水大量泄漏,對環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基于此,在具體的市政道路地下管網維護過程中,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其沉降變形和脫節等方面的維護工作,以此來確保管網應用效果。具體維護中,對于管道沉降變形情況,可通過全面的灌水注漿方式來進行地基處理,對于局部沉降變形嚴重的部位,應在開挖之后通過更換管道方式進行處理。對于管道斷裂或者是脫節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處理中,首先應封堵好管道上游,然后將上游的污水通過抽水泵抽送到臨時設置的污水儲存系統中,再及時修補出現斷裂或脫節位置的管道[4]。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確保市政道路地下管網的應用效果,避免管道沉降變形或斷裂脫節情況對其應用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隨著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遠程監控技術也開始在各個領域中得以廣泛應用。在對市政道路地下管網進行維護的過程中,為及時發現其問題位置及其原因,相關單位也應該將基于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在線監測系統應用到管網實時監測中。在市政道路地下管網中的各個關鍵位置設置相應的傳感器,對管道運行情況、水流速度、周圍環境濕度、污染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測。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及時發現管網中出現滲漏的位置,以便維護人員及時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進行維護,讓管網滲漏問題得以有效解決,最大限度地確保市政道路地下管網的應用效果,滿足其實際應用需求。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地下管網以給排水為主,其主要的應用性能是防止市政道路上出現積水問題,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污水直接進入環境。基于此,施工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此項工程內容。在進行市政道路地下管網的建設與應用中,相關單位不僅需要科學應用其施工技術,同時也應該做好其后期的運營維護。這樣才可以在確保其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提升其應用效果,避免由于施工質量不佳或者是維護效果不當對其后續應用效果造成不利影響。這對于市政道路地下管網工程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社會經濟的提升都將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