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 茜,黎 梨
(1.花垣縣水利局,湖南 湘西416400;2.湖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湖南 長沙410007)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即通過建立有序的運作制度,積極落實工作崗位管理責任制,通過對小型水利工程定期養護維修,借助于系列綜合經營方案,使其得以安全運行,充分發揮其社會職能和經濟職能,促進良性循環的規范化活動過程。
小型水利工程是整個水利網絡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同于大型水利工程,它具有投資少、建設周期短、見效快、管理方式靈活等特點。小型水利工程分布于各個地區的各個角落,種類繁雜,所以情況千差萬別,難以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的管理方案,再加上管理機構不健全、關注度不夠等原因,導致很多小型工程年久失修,安全隱患大。
自從農村地區推行生產責任制以來,小型水利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大部分地方管理部門,開始注重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益,加強管理投入,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由于管理者和群眾的認知偏差,難以正確處理其建設、維修養護、管理之間的關系,導致小型水利工程發展后勁不足,產生的效益不斷下降。如花垣縣蓮花山水庫灌區,渠道由于年久失修,加之缺乏管理,灌溉面積逐年減少,從1978年的5300畝下降到目前的2400畝。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具有綜合性、科學性、規范性等特點。按照系統論的相關觀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應該放置于整個農業生產大系統中整體看待。其管理應首先從管理者、群眾的思想觀念入手,堅持基本原則,創新管理方式,制定完備的、便于操作的方案與戰略規劃。
1949年以來,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我國修建了數量眾多的小型水利工程。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為農業生產帶來可喜的變化。對于這些小型水利工程,我們不僅要增加對其維修養護的投入,更為重要的是對其做好管理工作,使其持續發揮水利服務作用。
(1)小型水利工程是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農業的命脈所在。農業要想實現持續增收,水是必要條件。我國由于人口、耕地規模等因素的限制面臨著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以擠占耕地、不斷投入建設的方式發展小型水利工程不可取。如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除了加強投資,改善水利管理系統是最有效的手段。
(2)搞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僅是農業增收的要求也是水利工程自身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國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于20世紀60年代,由于管理方式落后,病險工程多,蓄水量達不到設計標準等問題,嚴重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因此,需要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進行整合規劃[1]。
(3)通過搞活、搞好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實現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的壯大,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生產建設積極性。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好了,周圍的水利資源都可以充分調動起來,合理開發利用。可以為農戶提供漁業養殖,水產農作物種植等多重經營,還可以用來發電。基于此,其不僅可以成為農村經濟的必要補充,又可以減少農民大量的體力勞動,帶來不可替代的經濟效益。
(4)在農村地區搞好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減少因為水利事件產生的糾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有利于綜合治安管理。
對小型水利工程開展管理工作,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建管結合的原則。對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要量力而行,管理要及時跟進。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夠做到因地制宜,挖掘潛力,做好配套工作。邊建設邊管理,邊管理邊建設,使其達到效益最佳。
(2)分級管理的原則。小型水利工程種類繁多,千差萬別,要實現分級管理,充分發揮農民群眾自管的作用。歸口管理和行業管理的有效結合,經濟管理與行政管理的合理結合,落實崗位責任人,明確工作職責。跨行政區域的水利工程,應由上級政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牽頭,成立用水合作社;重點灌區的渠系工程,由鄉、鎮水管站歸口管理;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借助于村、組水利自助管理委員會,通過鄉鎮主管部門指導下,實現有效管理。如:花垣縣小排吾中型水庫,灌溉區域有五個鄉(鎮),成立了小排吾中型水庫管理所,負責管理水庫和總干渠。小Ⅰ型水庫,干渠、支渠及小Ⅱ型水庫,由鄉鎮管理,田間的斗、農、毛渠、山塘由村組成立用水合作社負責管理[2]。
(3)科學管理的原則。按照國家對水利工程的管理文件要求和法律規定,小型水利工程要充分做好險情預測、水質監測、隱患處理、維修養護、防洪抗災、綜合經營等工作。科學管理,落實責任人,制定可執行定量考核指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定時進行階段性檢查排查,將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4)依法管理的原則。《水法》的頒布與實施,標志著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步入法治的軌道。所以,對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而言,管理中要遵法守法,做好管水、治水和保護工作。目前,小型水利工程依法管理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要加大法治隊伍建設,落實執法,做好宣傳。對于縣級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要加強培訓,提高其執法素質。鄉鎮地區可以采用水政監察聯絡制度,細化管理范圍,從嚴從重查處違法行為保護好水利建設成果。
(5)綜合經營,有償服務的原則。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要堅持綜合性經營,水資源要提供有償服務,使得能夠充分利用可用資金,幫助農村發展養殖、發電、加工業等。現階段,我國小型水利工程綜合經營工作還處于發展階段,無法深度開展,水費計收難度大。所以,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方針,抓好綜合經營與計收水費兩大支柱。以水養水,取之于水,用之于水。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與群眾息息相關,涉及的范圍廣,情況各不相同,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建立結構合理,管理規范,轉運靈活的服務體系。
(1)建立管理考核制度,納入政績評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是落實格局水利管理部門肯工作職責的一種手段。可采用綜合考核方式,比如定責任狀,明確各層級水利管理部門和個人的職責、權利、義務,壓實管理責任。鄉鎮一級也可以參考這種方式,和各個村級單位簽訂責任書。一級一級建設好水利管理網絡,對于表現優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2)加大小型水利工程資金投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實現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運行。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設施不完善、帶病運行將加大管理難度,也難以發揮效益。解決這一問題,要在工程脫險、配套設施完善上投入更多資金和精力。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經費來源單一,極難支持長期的運行管理工作,對此可以采用維護與管理分開進行的方式,根據水利工程實際情況,采用精簡的管理維護人員,以此增強維護技術,降低成本。此外,各級黨委、政府要做好農民思想工作,鼓勵自力更生,多渠道、多層次、多途徑集資興修建設小型水利工程,改造病險工程。
(3)提高相關部門管理人員的素質。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難以與水利管理工作新時代新要求相適應,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因此,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業務培訓非常必要。培訓內容可以按照縣、鄉、村、組不同的業務需求合理安排,比如法律培訓、施工培訓、水費計收培訓、綜合經營培訓等。
(4)創新管理模式。在小型水利工程后期運行管理時,為增強管理效率,需要創新管理方式。首先,展開綜合治理,優先對水流量較大的水渠進行治理,合理規劃,分段實施,設立自動分水閘以及關鍵節點的遠程監控和危險因素較大的水渠護欄等;其次,相關的監管部門開展統籌合作,制定符合當地水利工程實際情況的運維管理方案,并有效落實;最后,提升各個團隊的管理技能,小型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后期的運維管理。現階段,沿用傳統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也較為落后,無法取得良好的運維效果,水利工程也不能保持在高效的利用狀態,因此,若要進一步提升運行管理質量,應重點培養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確保管理工作合理、有效。此外,隨著社會發展,各種新技術不斷更新,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完善管理方式,積極學習新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并結合實際情況,完善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
(5)加強監督管理。目前,監督人員對于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的監管未能落實,絕大部分流于表面形式,無法發揮監督管理作用。因此,為進一步促進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保證工程能夠穩定處在高效的運行狀態,需要格外重視運行管理的監督工作,及時發現運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處理。提升監督工作具體方式是創建專門的監督隊伍,對各個小型水利工程進行定期監管。監管過程中,應嚴格對水利工程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充分落實運行管理工作。為使監督工作有效進行,還應制定相關的監督管理條例,進而使監管工作有法可依[3]。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具有社會性,其情況較為復雜,在處理的時候,必須要科學系統,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主觀上,思想要及時跟進,不斷更新,充分發揮改造自然的能力,發揮創造性;客觀上,要尊重生產力發展,合理規劃布局。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能讓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才能讓管理模式適應新農村建設要求,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