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瓊
(廣東開元實業有限公司,廣東 梅州 514400)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水利設施的建設與發展,水工建筑物作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來講,水工建筑物最終使用效果最大限度取決于該結構的安全穩定性。眾所周知,水工建筑物的構造普遍是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雖然鋼筋混凝土結構具備一定的穩定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因素都會對其耐久性帶來影響,在此背景下,如果未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對策,那么則會縮短水工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由此可見,對影響水工建筑物耐久性的主要因素與預防對策進行研究尤為重要。
鋼筋與混凝土作為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鋼筋或者混凝土出現問題,則會為水工建筑物結構的耐久性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可能會受到外界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提高其產生病害的概率,這種情況下,會在無形中影響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
施工人員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對水工建筑物帶來影響。水工建筑物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無論是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參差不齊,還是對于耐久性缺乏正確的了解,又或者施工人員不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等方面,都會導致施工人員在實際施工階段,不按照具體要求開展,這種情況下,則會極大地影響水工建筑結構的耐久性與使用年限。
具體來講,水工建筑物施工環境與位置較為特殊,普遍處于海邊兩岸,在這種環境下,海水不可避免的會對水工建筑物造成影響。除此之外,如果鋼筋混凝土結構被長期浸泡,則會導致結構保護層出現損壞,從而降低水工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其自身的耐久性。
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會提高水工建筑物結構內部出現問題的概率,從而為其化學因素與物理因素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降低其整體質量的同時,也無法為混凝土使用性能的發揮奠定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混凝土內部受到化學收縮密度較大的影響,還是出現較高的水化性,都可能會導致其表面產生或大或小的裂縫。為了避免產生裂縫,要求施工人員明確混凝土自身因素,對其保持更高程度的重視,如此一來,不僅能從根源避免混凝土結構產生問題,而且也能極大地提升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
眾所周知,混凝土強度與水工建筑物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果混凝土本身強度不達標,那么則會降低其耐久性,當然,水灰比例也會對其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階段,一定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增強混凝土自身的強度。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孔隙率越小,則表明混凝土強度越高,加強提升混凝土密度,則會不斷減少水灰比。另外,加強提升混凝土的抗滲率,也會進一步提升混凝土結構耐久性。
只有嚴格按照具體標準與要求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設計,才能提升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當然,也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分析周邊環境。針對結構設計來講,首先,在結構設計之前,要明確水灰比,無論實施哪一道工序,都要嚴格按照混凝土的具體要求與規范實施。其次,針對混凝土強度的設計來講,一定要確保其滿足施工建設強度,以及水工建筑物的要求。
在選擇施工材料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施工材料性能和質量滿足具體要求,并將施工材料質量的檢測工作落實到實處。施工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要遞交相關部門對其進行質量檢查,只有達標之后方可投入使用,以此來從根源避免施工中使用到劣質材料。針對施工材料的選擇來講,無論是材料規格,還是材料參數與質量等方面,都要遵循施工要求與準則,加大其把控力度。除此之外,深入分析施工材料中的含泥量,并且要高度重視施工材料的檢驗工作。
首先,要進一步提升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通常情況下,鋼筋也會出現被腐蝕的問題,若想有效降低鋼筋被腐蝕的概率,可通過提升保護層厚度的方式去實現,延長鋼筋的使用年限。經研究表明,增加1.5cm 的保護層厚度,則能延長150 年左右的混凝土碳化時間,如果延長3cm,則能將鋼筋失鈍時間延長4 倍左右。由此可見,只有進一步強化混凝土保護層,才能從根源提升水工建筑的耐久性。其次,為了避免產生不均勻沉降的現象,還需要對水工建筑物沉降量加大控制力度。眾所周知,水工建筑物普遍處于海岸兩邊,地基大都為軟基,這種情況下,則會提高水工建筑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概率。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還需要以實際施工環境為基礎,充分利用水泥攪拌樁去對地基進行承載,將沉降范圍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從根源避免出現裂縫,進一步提升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
水工建筑物在投入使用之后,外界環境與自身壽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導致其耐久性存在問題,在此背景下,若想進一步提升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與使用年限,則一定要將水工建筑物的運行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具體可從以下兩點入手:①綜合考慮水工建筑物運行需求及其周邊環境,并以實際情況為基礎,擬定切實可行的水工建筑物運行管理體系,做好水工建筑物的維護與檢修,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在檢修或者維護中發現問題,要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妥善解決;②要建立健全的水工建筑物維修制度,并將其落實到實處,這樣主要是為了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從根源避免一些因素對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造成影響。
為了降低或者避免施工技術影響到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不僅要求施工人員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而且還要熟練應用各種全新且先進的水工建筑物施工技術,促使水工建筑物工程滿足具體標準與施工設計方案。施工企業可對施工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工作,幫助施工人員充分掌握水工建筑物施工要點與質量標準。除此之外,也要將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科學合理的實施耐久性檢驗工作,特別對于重點結構來講,更是要做好耐久性的檢驗。水工建筑物在完成施工之后,要做好水工建筑物的后期養護,值得注意的是,切記不可利用海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養護,如果在施工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可通過澆水的方式進行,當然,一切都要以水工建筑養護需求為主,合理選擇具體的養護方式。
無論哪一類型的工程,都需要有綜合素質突出的施工人員支撐,水工建筑工程也不例外,不僅要求施工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而且也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明確水工建筑物施工的具體要求與規定,當然也要了解混凝土的使用特點。對此還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增強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還應合理的購買施工原材料,一定要根據國家與施工要求,選擇合適供應商,對供應商資質證明材料進行全面的審核,在施工材料進入施工現場之前,相關人員還需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的檢驗,保證施工材料性能,確保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與此同時還要嚴格落實施工原材料的運輸與養護工作,如此一來,不僅能為施工原材料質量提供保障,而且也能進一步提升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
近年來,我國不僅對水工建筑提出全新的要求與規范,而且對其耐久性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但這些遠遠不夠。若想為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提供保障,還需要明確影響因素,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預防對策,通過提升施工人員綜合素質,合理選擇原材料、加大施工質量的控制力度、將水工建筑物的運行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提升水工建筑物抵抗海水侵蝕能力、高度重視施工材料的選擇和質量檢測、將結構設計工作落實到實處、進一步加強混凝土強度,以及降低混凝土自身結構影響等對策,加強提升水工建筑物耐久性。另外,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相信在不遠之后,勢必會有更多全新且先進的施工材料與技術出現,帶動水利工程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