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銀

摘要:目的分析在胃潰瘍治療中應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三聯療法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胃潰瘍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用藥方式的不同,將全部患者劃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各包含患者45例,對照組采用法莫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聯合治療,研究組采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聯合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對比組間結果,P<0.05,有統計學差異。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為8.89%,組間結果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三聯治療胃潰瘍臨床效果較好,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胃潰瘍;奧美拉唑;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1-026-01
胃潰瘍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主要致病原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臨床治療此疾病時多采用藥物聯合治療方案[1]。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奧美拉唑與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三聯療法治療的效果。現將具體情況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胃潰瘍患者90例納入研究,全部患者均經胃鏡檢查診斷為胃潰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脹、胃痛、黑便等臨床表現。按照隨機方式將全部患者劃分成各包含45例的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中,包括24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30-65歲,平均(48.6±5.3)歲,病程1-15個月,平均(7.9±3.2)個月。對照組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31-66歲,平均(48.7±5.1)歲,病程1-14個月,平均(7.3±2.9)個月。在上述一般資料方面,兩組對比結果為P>0.05,無統計學差異,研究可行。
1.2方法
對照組:口服法莫替丁膠囊,早晚各一次,每次20mg,服藥4周。同時口服阿莫西林腸溶片,每天早晚餐前各服一次,每次1g,服藥1周;口服克拉霉素膠囊,早晚各一次,每次0.5g,服藥1周。
研究組:口服奧美拉唑膠囊,早晚各一次,每次20mg,服藥4周。同時口服阿莫西林腸溶片和克拉霉素膠囊,用法用量和對照組相同。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臨床療效。若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鋇餐及胃鏡檢查顯示潰瘍及周圍炎癥消失為治愈;若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潰瘍面積縮小超過50%為有效;若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潰瘍面積縮小不足50%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的計算方法為治愈率+有效率。(2)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軟件選擇SPSS20.0,研究所得全部為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若P<0.05,則代表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為73.33%,研究組明顯更高,P<0.05,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共有3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惡心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有4例患者出現上述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89%,對比組間結果,無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胃潰瘍是臨床一種常見病,發病原因復雜,有研究指出,該疾病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另外,還與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有關[2]。所以,臨床在治療該疾病時,以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為主,主要采用的治療方案為奧美拉唑聯合抗菌藥物。奧美拉唑能夠抑制胃壁細胞H+,患者口服后可以在體內快速地和胃酸H+-K+-ATP酶結合起來,并加快其滅活,從而使胃酸的分泌減少,尿素酶活性降低,干擾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環境,能夠起到良好的抑酸和抗幽門螺桿菌作用[3]。而奧美拉唑聯合抗菌藥物能夠發揮出協同治療的功效。本次研究中,將奧美拉唑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聯合起來治療胃潰瘍,獲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且相較于法莫替丁聯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效果更好,表明法莫替丁與抗菌藥物聯合使用協同作用不如奧美拉唑與抗菌藥物聯合使用。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三聯治療胃潰瘍臨床效果較好,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曉俊.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研究[J].名醫,2020(04):200.
[2]李波.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2018(3):108-110.
[3]侯旭芬.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三聯療法綜合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A2):157.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夏家莊衛生院 山東淄博 2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