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瑤,帥思議,張 燁
(1.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廣東 深圳 518000;2.湖南省懷化市中醫院,湖南 懷化 418000)
育齡夫婦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1年內從未妊娠,或曾有妊娠而后同居未避孕1年未妊娠者稱為不孕癥[1]。不孕癥病因復雜,其中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癥占25%~35%。我科用中藥、藥膳及耳穴壓豆聯合來曲唑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中醫婦科門診收治的肝郁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22~45歲,平均(32.4±4.8)歲;病程13~60個月,平均(31.2±9.7)個月。對照組年齡25~44歲,平均(31.2±8.3)歲;病程12~61個月,平均(31.5±10.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年齡21~45歲;②符合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西醫診斷標準;③中醫辨證為肝郁腎虛證。
排除標準:①年齡小于21歲或大于45歲;②女性先天生理性畸形或者缺陷;③全身性疾病如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系統疾病等;④3個月內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或服用過促排卵藥物;⑤未按規律治療,數據記錄不全或丟失,影響療效判斷;⑥其他原因導致的不孕。
觀察組加用藥食針聯合治療。①疏肝益腎湯(柴胡12g、菟絲子20g、紫河車9g、枸杞子10g、白芍15g、桑椹10g、山藥15g、覆盆子10g、沙苑子20g、黃芪15g、白術15g、月季花10g、石斛15g、甘草5g),從月經第5天開始用藥,連服14天,日1劑,煎煮2次取汁混合,早晚分服;②藥膳:鵪鶉凈身、切碎,加水適量煲熟,加入中藥配方顆粒(何首烏1包、枸杞子1包、石斛1包、黃精1包、肉蓯蓉1包)再煲3~5min,食入前加入香蔥和鹽適量調味。于月經第5天開始服用,1周2次,共4次;③耳穴壓豆(選腎、肝、子宮、卵巢、內分泌),從月經第5天開始,每天按壓所貼局部3~5次,每次按壓20s。雙耳交替貼壓,1周1換。
兩組均給予來曲唑治療。于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服用,每天2.5mg,連續服用5天。
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用藥期間妊娠者停藥。若月經延后7日以上未潮,排除妊娠后,予黃體酮膠囊口服,每次0.2g,每晚1次,連續治療7天,于撤退性出血第5天開始服藥,方法同上。
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及月經變化情況,BBT的變化及妊娠情況,服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對比用配對樣本t檢驗,總有效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痊愈:月經周期恢復正常,已妊娠,療效指數大于等于95%。顯效:月經周期基本正常,恢復排卵或妊娠,療效指數70%~95%。有效:月經周期較前改善,未妊娠、未恢復排卵,療效指數30%~70%。無效:月經周期無改善,未妊娠、未恢復排卵,療效指數小于30%。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臨床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臨床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臨床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29.7±8.8 6.6±2.1*△對照組 30 29.5±8.3 17.8±8.7*
兩組妊娠率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比較 例(%)
不孕癥是當前全球生殖醫學研究的熱點,是僅次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第3類疾病,給夫妻雙方尤其是女性造成了較大的社會壓力與心理壓力,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促排卵藥物是氯米芬及來曲唑,而氯米芬存在子宮內膜及宮頸黏液方面的抗雌激素作用,使子宮內膜容受性降低[2],來曲唑優于氯米芬[3]。來曲唑是新型芳香化酶抑制劑,屬于人工合成的芐三唑類衍生物,常規劑量服用即可顯著抑制雌激素水平,并同時阻滯卵巢與大腦中的早期雌激素合成,從而減輕雌激素負反饋,改善促性腺激素的狀態使卵泡得以全速發育[4]。
排卵障礙性不孕癥屬中醫“全不產”、“斷緒”、“絕嗣”等范疇。中醫認為,主要是由于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功能失調所致。《黃帝內經》載謂:“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景岳全書·婦人規》謂:“產育由于氣血,氣血由于情懷,情懷不暢則沖任不充,沖任不充則胎孕不受。”故腎精虧虛,沖任不充,卵子難以發育成熟,或腎陽不足,導致腎虛血瘀,瘀血阻滯胞宮,卵泡排出無力;肝氣郁結,疏泄不利均可引起卵子發育及排出障礙。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血調經,菟絲子補腎益精,共用為君;覆盆子、桑椹子、沙苑子、枸杞子、紫河車、石斛補腎氣、增精液,白芍柔肝養血,共助君藥疏肝益腎;佐以黃芪、白術補中益氣以資化源,山藥益氣養陰、補益脾腎,月季花疏肝解郁、活血調經;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膳方男女雙方同服,能補益腎之陰陽,增強精子活力,提高卵巢功能及子宮內膜的容受性。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其中一個臟腑出現問題時,往往會在耳廓上的相關穴區出現癥狀,如壓痛、結節等,通過刺激這些相應的反應點及穴位,從而調節它們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選取穴位包括腎、肝、子宮、卵巢及內分泌。其中腎穴益腎氣、壯腎陽,肝穴養血平肝,子宮穴補腎助陽、通調氣血,卵巢穴調經養血、滋益腎精,內分泌穴益腎養精、疏肝理氣。五穴共奏疏肝補腎、通調氣血之效。
藥食針三聯法聯合來曲唑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能改善臨床癥狀、體征,提高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