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舸 魏守立 胡浩捷
(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在房屋建筑中,產生滲透的原因有很多,不僅與使用的材料、建筑結構合理性有關,同時與房屋不同位置也有很大的關聯,這些容易發生滲漏的位置稱之為高發點,防滲漏工作的開展以及技術的使用主要針對各個滲漏高發點進行。在實際工作開展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先了解房屋結構,找到滲漏高發點,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防滲漏技術,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房屋外墻屬于比較常見的滲透高發點,大多外墻滲漏的原因是水汽形成的,外墻本身就有較強的防水性,但長時間暴露在外,外墻上容易蓄積水體,尤其是在多雨的季節,這些水體在溫度的影響下會逐漸形成水汽,這些水汽便會滲入外墻當中,從而使墻體出現滲漏、分裂的情況。[1]而且,外墻的滲透問題較為嚴重,擴散性也比較強,所以一旦發現外墻滲透問題必須第一時間處理。
房屋中的屋面也是房屋建筑發生滲漏問題的高發點,屋面滲漏主要集中在室內墻面上滲水,逐漸引發墻面開始變色、裂紋以及掉皮等,通常也會伴有異味。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的水汽侵入到里面,滲透過防水層,當這些水汽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滲入到屋內。屋面發生滲漏的情況非常普遍,經相關數據統計,大約100 住戶中就有15 名左右住戶家中存在房屋滲漏問題,足以看出屋面是房屋發生滲漏的高發點。其次,門窗在拼接處容易有縫隙,外部水體便會逐漸侵襲這些縫隙,長時間如此便會滲透到門窗當中,形成滲漏。
房屋建筑工程設計不夠合理化是導致房屋滲漏問題發生最為主要的原因。其一,未重視房屋中排水系統安裝的合理性,如此一來便容易導致房屋在雨季長時間受到雨水浸泡,從而造成屋面結構逐漸老化,導致滲漏問題越來越嚴重;其二,設計人員在房屋設計時,為了提升房屋整體的美觀,會對外墻進行特殊處理,雖然較為美觀,但是也容易削減外墻材料之間的嚴密性,一旦遇到暴雨或是其他較為惡劣的天氣,就會造成房屋滲漏問題的產生,嚴重的還會威脅整個建筑物的穩定性。比如,相關技術人員在設計房屋中陽臺的高度、滴水槽等位置時,如果沒有從房屋整體特征進行考慮,就很難保證其實用性,也會使房屋容易發生滲漏問題。
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新型的防水材料逐漸應用到房屋建筑當中,但是很多新型的防水型材料的質量難以保證,有的施工企業甚至會購買一些防水性能較差的材料應用到建筑當中[2]。在不夠了解防水材料或是使用劣質產品的情況下,就會增加后期房屋滲漏問題產生的概率。
面對房屋滲漏問題,需要從兩方面入手。其一,主要針對房屋滲漏高發點,施工人員需要選擇正確的防水技術,減少滲漏高發點的滲漏問題;其二,需要提升整體房屋建筑的質量,施工團隊要選擇防水性能較好的材料,并增強設計的合理性,才能將防水技術的作用發揮出來。
3.1.1 防水層施工
對于屋面防水層的施工可以分成四個步驟:①在屋面面板施工過程中,需要先清理房屋表面,使其保持平整的狀態,并用混凝土填充面板之間的縫隙。做好這一步驟之后,需要停留7d左右再進入下個步驟。其次在面板上涂上防水性涂料,再將油氈覆蓋在防水材料上,保持其平整,油氈之間搭建寬度約為50mm 左右;②選擇合適的保溫材料,松散式的保溫材料最為適宜,因其實用性比較強,在使用保溫材料時需要將其壓實再使用[3];③施工前,需要先保持房屋基層的濕潤,再澆筑混凝土,完成房屋基礎平層。在平層澆筑完成之后需要將其壓平、壓實,再停留15d左右;④在找平層施工中需要安裝分隔條,設計分隔條的位置,構成分隔縫,每個分隔條都需要貫穿防水層,找平層施工結束后再取出分隔條,以此防止防水層產生開裂。
3.1.2 排水技術應用
需要注重房屋中的排水問題,嚴格按照標準施工要求安裝排水結構,結合整體房屋坡度,使排水系統能夠按照水直流原理完成排水,通過合理設計減少房屋積水問題。一般施工中所使用排水技術應用坡度的標準包括2%和3%兩種,基本構造為天溝和檐溝,需要按照實際需求制定排水系統結構,保持排水順暢,減少因積水造成房屋滲漏問題。
為避免房屋門窗發生滲漏問題,需要考慮門窗拼接材料的配比和規格,使用不同的技術方式來實現滲漏問題。
3.2.1 門窗拼縫防滲漏
在門窗拼縫規格中自然要盡量更小,一般會通過分層施工方式來達到目的,在實際操作中,會先安裝門窗,之后再緩晃動門窗,檢驗是否牢固。如果門窗不能被晃動,則證明門窗規格小,如果能被晃動則需要進一步在門窗拼接的位置填充材料,再反復刷上混合砂漿。在門窗填充材料選擇上,通常會運用玻璃棉氈[4]。
3.2.2 門窗拼縫材料的配比
在安裝過程中門窗拼縫材料之間比例不合理,也容易使門窗拼接處產生滲漏隱患。因此,一定要嚴格控制拼接材料的配比,提升其防水能力。在一般建筑工程中,門窗材料水泥、膠水、水、砂石之間比例為1:0.2:0.3:1。
針對房屋外墻的防滲漏工作,可以分成四個步驟:①首先房屋設計人員需要先考察房屋的基本環境,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房屋建筑圖紙,為后期施工人員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②施工人員在房屋外墻建筑中需要融入鋼絲網,通過鋼絲網來提高外墻整體的質量以及墻內的密實度,從而增強房屋外墻的防水效果;③施工人員需要加入保溫層,使用保溫材料進行填充,避免因房屋內外的溫差導致墻體出現裂縫,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④在外墻完工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在外墻上刷防水性的涂料,其厚度應保持在2mm~3mm之間。
我國針對房屋建筑墻體工程質檢問題制定了相關條例,其中明確規定了施工人員在施工之前,需要先從建筑墻體整體結構入手,包括房梁結構、房屋陽臺、找平層等,再檢驗房屋防滲漏保護層的質量問題,從而保證整體房屋墻體結構的合理性。為了實現這一要求,需要先充分了解房屋整體結構,測量墻體和墻體之間的距離,計算房屋使用滲漏保護層的厚度,從而保證房屋整體防滲漏性能。
施工材料是整個工程質量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施工之前,需要考慮整個房屋隔熱、保溫、防滲漏等方面,選擇質量較好的防水、隔熱材料,并在正式使用之前做防漏測試。其次,在施工時,需要合理選擇防滲漏技術,并嚴格按照設計方案施工,保證建筑房屋防滲漏施工質量,增強房屋使用年限。
不管是選擇那種防滲漏技術,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以下三個要點,從方案設計、材料質量以及具體施工過程方面展開防滲漏工作,保證房屋管理的科學性。
方案設計的主要方向是房屋防滲漏功能的設計,一旦設計方案出現問題,那么施工中肯定也會存在問題。因此,在房屋防滲漏工作之前,需要先做好方案設計管理,盡量避免因設計方案錯誤而耽誤后期施工進度。首先,在設計方案之前,需要先深入現場進行勘查,了解房屋實際情況,再設計防滲漏方案,從而使后期施工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也與實際環境更為貼合。[5]其次,需要建立設計方案審核機制,考慮方案中防滲漏的實用性、安全性、功能性,如果發現問題則需及時更改方案。
在防水材料的選擇上,需要遵從兩個要點。其一,所選用材料必須要有優秀的防水效果,可以從材料的密度、憎水性這兩方面進行判斷。同時也要注重防水材料的使用壽命,盡量選擇使用年限比較長的材料;其二,所有的防水材料在進入施工場所之后,可能會因為存放不當而產生其他問題,應將其存放到指定的位置,避免材料發生變質、損壞等問題,影響后期使用效果。
在房屋施工過程中需要依賴人工,但人工存在不穩定性,容易導致防滲漏效果不理想,所以需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首先,施工人員需要具備自我檢查意識和敬業精神,在施工之前和之后都需要進行監測,確定沒有問題之后再進行下一個步驟,并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進行施工。其次,必須在現場留有專業的施工監督人員,一旦發現施工問題及時指出,并指導施工人員進行改正。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房屋防滲漏施工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房屋建筑中,需要從房屋容易發生滲漏的高發點入手,合理地使用防滲漏技術,降低滲漏情況出現。同時,加強施工材料的選擇、施工過程的監督等,從而增強房屋防滲漏的效果。最后,從防滲漏技術施工要點進行分析,保證防滲漏技術順利實施,發揮防滲漏技術真正的作用,最大限度提升房屋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