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木寶
6月8日,大連市發布2021石化產業鏈布局方向:到2030年,長興島(西中島)石化產業基地煉油總能力將達到4000萬噸級、芳烴(PX)1000萬噸級、乙烯1000萬噸級,成品油收率低于33%,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比重達30%??梢钥闯觯跃G色、低碳、高端、可持續和安全發展為特征的先進產能將成為未來我國煉油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目前,我國煉油產能嚴重過剩,亟待淘汰落后產能。2020年,我國有效煉油產能達9.4億噸/年,而全年成品油需求量為3.3億噸/年,單以成品油需求方面考量,實需產能僅為6.5億噸/年。保守估算過剩產能為2.9億噸/年??梢哉f,煉油產業整體“大而不強”,存在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煉廠平均規模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顯等結構性問題,整體盈利能力有待提升,一大批落后產能需要淘汰出市場。
煉油產能過剩倒逼我國煉油產業發展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先進煉油產能。煉化一體化本質在于最優化配置,讓產品價值最大化,提高整個煉廠價值。近年來,我國新投產、在建/規劃的煉油項目體現了明顯的大型化、基地化趨勢。這些項目的煉油能力都達到1000萬噸/年以上的規模,采用世界先進的技術,其設計、建設、生產運行和管理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笆濉睍r期,國內千萬噸級煉廠從25座增至28座,將我國煉廠平均規模從511萬噸/年拉升至600萬噸/年。如今,煉化一體化正從傳統的煉油向乙烯提供原料的簡單一體化,向煉油化工縱深集成一體化發展,在采用以煉廠裝置在生產汽柴油基礎上繼續生產乙烯及聚烯烴產品的煉油乙烯一體化的傳統模式之外,陸續發展了煉油芳烴一體化、煉油乙烯芳烴一體化、煉油發電蒸汽一體化等多種一體化模式。煉化企業從大量生產成品油和大宗石化原料,轉向多產高附加值油品和優質石化原料。
通過市場機制,新建和改建的先進產能將逐步把落后產能擠出“賽道”。2015—2020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年均復合增速為3.6%??紤]到“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持續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成品油消費增速或將放緩,但我國仍有近1億噸/年的煉油產能在建或者規劃中,供需端錯配將加劇成品油市場的競爭,煉油企業盈利空間將持續被壓縮。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使得成品油需求增速減緩,成品油需求或進入峰值前的最后增長階段,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先進煉油產能在與存量煉油產能競爭中,一方面能夠降低原料和生產成本,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能夠對油品進行精細深加工,“降油增化”從根本上減少油品產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將對以石油為原料的煉油產業帶來極大沖擊,存量煉油產能首當其沖。未來我國加大力度發展新能源汽車,汽柴油增速大概率將持續放緩直至下降,將加重國內煉油市場的競爭,落后煉油產能將逐步退出市場。先進煉油產能憑借低成本、規?;?、深加工的優勢將登上“諾亞方舟”,成為能源革命的幸存者。
碳達峰碳中和催動煉油產業轉型升級。煉油行業碳排放主要來自生產過程的能耗及工藝過程的燒焦等。受技術水平、裝置設備等因素影響,我國石化行業能耗較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就煉油綜合能耗而言,我國平均值就比世界先進水平高20千克標油/噸原油以上。近年來,我國煉廠加工重質劣質原油的量不斷增加,不僅提高了原油預處理的能耗,而且增加了催化裂化裝置等催化劑結焦,進而使煉廠的碳排放增加。另外,我國還存在大批裝置陳舊、技術落后的小型石化廠,進一步增大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難度。先進煉油產能項目依托石化基地,采用先進低碳技術和管理模式,可以降低能耗和減少碳排放,還可與下游烯烴產業鏈、芳烴產業鏈、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產業鏈等協同發展,結合碳捕集封存與利用項目,打造二氧化碳近零/凈零排放示范工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碳達峰碳中和約束等多重挑戰下,我國煉油行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以先進產能引領行業發展,迎接大變革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