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都遭遇過關節痛,可你分得清痛風、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嗎?不少人因為分不清而耽誤了病情。
■痛風、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傻傻分不清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濕科主任肖長虹介紹,骨關節炎是一種與年齡息息相關的退行性病變,患者出現疼痛的關節一般都是負重關節和活動頻繁的關節,比如膝關節、髖關節等。在過度活動后,由于關節摩擦,會使疼痛加重。骨關節炎的發作和氣候變化也密切相關,陰冷的天氣容易發病。一旦發作,全身數個關節如頸椎、腰椎、髖、膝、踝關節會同時受累。
類風濕關節炎也會導致關節疼痛、僵硬、腫脹以及活動受限,但和骨關節炎有所不同。類風濕關節炎常常在身體的對稱關節發作,比如雙手對稱的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雙腳的趾間關節、踝關節等一些小關節,且往往在活動后有所好轉,靜止時容易發作。
痛風性關節炎以男性多見,類風濕關節炎以女性居多。痛風性關節炎初起時都是單個關節,且以大足趾的跖趾關節多見。痛風會導致血尿酸升高,關節的滑液檢查可查到尿酸結晶,血沉一般不快,類風濕因子陰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快,消退也快,來去匆匆。
與骨關節炎和痛風性關節炎不同,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進行性關節病變為主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長久不愈的晚期癥狀為關節畸形和強直,或導致終身殘疾。肖長虹提醒,一旦出現早期癥狀,應盡早接受專業化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診斷需檢測兩大抗體
據肖長虹介紹,臨床上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關的抗體有很多,逐個去檢查,會耗費患者大量的時間和費用,一般而言,必須做的是類風濕因子檢測。類風濕因子是人體產生的一種針對體內變性免疫球蛋白的一種抗體。70%左右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血清中會出現類風濕因子,此項檢查作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條件之一,并用于和其他原因的關節炎進行鑒別。
但由于類風濕因子陽性還可見于極少部分正常人、老年人,或是患有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傳染性肝炎、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等的患者,因此不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而約20%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在檢測過程中也會出現類風濕因子陰性結果,所以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認為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肖長虹建議,如果想診斷是否有類風濕關節炎,除了檢測類風濕因子的指標以外,必要時,還需做另外一種抗體檢查,即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簡稱CCP抗體),這是一種由類風濕關節炎患者B淋巴細胞自發分泌的抗體,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標志性抗體,其他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的B淋巴細胞是不能自發分泌這種抗體的。因此,這種抗體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其敏感性76%,特異性96%,對類風濕關節炎具有極強的診斷意義,可用于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