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漫
識字教學很容易因為枯燥的識記而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保證學生學習的高效,我認為,識字教學一定要注重形式多樣,激發和保護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小學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一課為例,談談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幾種做法。
連一連。學習單中的第一環節是連一連。“水珠、停機坪、翅膀、搖籃、花朵”,這幾個帶有生字的詞語是學生本節課的識字任務。結合生活經驗,學生能夠看到圖片就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所以,我設計了詞語和圖片連線的學習方式,幫學生掃清識字障礙。圖與詞相輔相成,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也為學生認讀詞語提供了有趣的方法指導。
猜一猜。在當天的課中,我編了一個字謎:三個太陽打一字。學生們都很興奮,紛紛猜測,并解釋猜測的依據。雖然是個簡單的字謎,卻從字形和字義兩方面入手,啟發了學生的識字思維,使學生既能夠記住字形,又能夠從太陽這個角度,了解“晶”的字義,順勢就組出了很多詞語,如亮晶晶、水晶等。學生們在有趣的猜字謎中,展開爭論,探討思路,形成了思維的碰撞,加深了印象。像這樣的猜字謎識字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們最樂于接受也是最喜歡的方式。
做一做。課文中,有一些關于動作的詞語,比較有特點,我邀請小組學生到臺前通過做動作進行識字。通過做一做,認識了漢字的特點和內涵。如“搖”字,學生知道這個動作和手有關系,所以是提手旁;而“躺”字則是把身體放平。
拼一拼。“荷葉與朋友在一起,真是太開心了。我們的生字朋友也來了,但是淘氣的它們藏了起來,你能用這兩個部件,拼一拼組成生字嗎?”(出示部件:木、幾)學生們開始動手拼擺,小組合作完成。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們進行了多樣的討論和嘗試。上下結構,左右結構,擺來擺去,終于找到了本節課的生字寶寶:朵和機。還有學生細心地提醒大家,朵上面的“幾”發生了變化,千萬要注意。
在《荷葉圓圓》這課中,我穿插了多種識字方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們的識字興趣,能夠把漢字和生活巧妙的結合。學生們會發現,識字原來還可以聯系生活經驗。
識字教學還有很多有趣的識字方法貫穿到每節語文課中。例如,講“兔”字時,查一查字源字理,然后,讓學生自己畫只小兔子,嘗試從兔子的各部位中,抽象出甲骨文,再演變到楷書的“兔”,每一筆都有依據。通過畫一畫,帶著學生們認識“兔”字的每個筆畫,這樣,學生在日后的書寫中,誤寫“兔”和“免”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