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丹
新生兒由于呼吸系統發育不全,且免疫機制尚未完善,存在較高的肺部感染風險[1]。嬰兒是一個較為容易患有感染性肺炎的群體,他們在出生前或者是出生后,由于一些病毒、細菌或者病原體都可以誘發感染性肺炎。導致新生兒肺炎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吞咽功能不協調,宮內或產時缺氧,呼吸發育不完善,病原體感染,醫源性因素等。當新生兒出現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吐沫等癥狀,應考慮感染性肺炎診斷。對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目前抗生素是治療該病的主要藥物,有利于清除病原體。過度的使用抗生素會有很多的不良反應,同時增加耐藥菌株和導致交叉感染,為了在過度使用抗菌藥與充分得到抗菌效果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采用了降階梯抗生素治療法[2]。本研究觀察抗生素降階梯療法對感染性肺炎新生兒的療效、白細胞計數、C 反應蛋白水平、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對照組平均年齡(13.16±4.48)d,男23 例,女27 例。實驗組平均年齡(14.29±4.17)d,男30 例,女20 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征得患兒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符合《實用新生兒學》第4 版中感染性肺炎診斷標準;③均為足月兒。排除標準:①患兒有干擾本研究的疾病,如心功能、腎肝功能等存在問題,對藥物代謝產生影響;②重度感染需行多種抗生素治療者;③嚴重不配合,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患兒入院后進行保溫、吸氧、喂養以及氣道護理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患兒接受經驗性抗生素治療,治療5 d后可依據痰培養結果選取敏感抗生素治療,至患兒痊愈為止。觀察組入院后給予采用頭孢哌酮舒巴坦40 mg/kg,每8 小時1 次微量泵靜脈注入,或頭孢他啶50 mg/kg,12 h 靜脈注射1 次,注射方法為微量泵靜脈注射。5 d 后,根據患兒的痰培養結果選取敏感抗菌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體溫及呼吸道癥狀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②實驗室相關指標檢測:治療前和治療7 d 后采用日立7600 生化分析儀檢測CRP 水平,采用希斯美康XN1000 血球分析儀檢測WBC 計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肺啰音消失時間、呼吸平穩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后,兩組WBC、CRP水平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WBC、CRP 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h)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h)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

表2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
注:兩組比較,P>0.05
感染性肺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炎癥,在早期不能對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將會導致患兒有嚴重的生命危險[3]。在早期對于感染性肺炎的治療方法十分有限,主要采用抗生素升階梯療法,但經常會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擾,造成治療效果不佳[4]。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關鍵因素。現在臨床上多采用升階梯抗生素治療方法和醫師經驗性使用抗生素,如果達不到治療效果,則采用更為廣譜的抗生素。有大量研究證實常規抗生素使用會使患兒產生多種不良反應,例如產生耐藥菌株、病情不穩定或者是患兒病情加重的情況。抗生素降階梯的方法主張在抗感染治療初期采用較為廣譜的、抗菌效果較強的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控制患兒病情,使患兒達到好轉甚至是痊愈,隨后根據有關細菌學和病原學的的測試結果采用最為有效的抗生素繼續進行治療,從而最為有效的抑制患兒的病情。本研究檢測患兒的實驗室指標,其中WBC 作為血液常規指標,CRP 作為靈敏性較高的炎癥指標,經常被作為感染性肺炎和其他的典型肺炎的實驗檢測指標和對治療效果的評價指標。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WBC、CRP 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兩組間抗感染治療均有效,但治療后兩組WBC、CRP 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兩組間療程充分的基礎上感染控制效果相當。觀察組患兒肺啰音消失時間、呼吸平穩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廣譜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療效更突出,可有效控制患兒病情、加快恢復進程。
綜上所述,新生兒感染性肺炎采用的抗生素降階梯療法治療的療效優于于傳統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但是本研究缺乏組間抗菌治療不良反應及不同病原間的比較分析,對是否推薦抗生素降階梯療法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