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俊峰
肝硬化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是內科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病,病因主要有長期酗酒、肝炎、感染血吸蟲等。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強以及大氣污染,我國的肝硬化患者逐年上升,進而大大影響了患者的健康與生活[1,2]。肝硬化的臨床特點為的肝細胞反復慢性變性壞死,繼而出現肝細胞結節狀再生和纖維組織增生,使血液循環途徑發生改變和肝臟正常小葉結構破壞,導致肝臟形態發生改變、肝臟體積縮小、硬化,并形成結節狀[3]。肝硬化早期臨床癥狀為腹脹、腹痛、肝炎等,晚期肝硬化的臨床表現為門靜脈高壓、肝功受損以及并發癥的發生,如肝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4]。為此本院應用中西醫結合康復干預的方法對90 例肝硬化患者進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8 年2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90 例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康復組,每組45 例。其中常規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43~77 歲,平均年齡為(57.32±6.57)歲,病程3~20 年,平均病程(8.94±4.23)年,肝硬化Child-Pugh 分級Ⅰ級13 例、Ⅱ級24 例、Ⅲ級8 例;康復組男25 例,女20 例,年齡41~79 歲,平均年齡為(59.14±6.63)歲,病程2~19 年,平均病程(8.45±5.17)年,肝硬化Child-Pugh 分級Ⅰ級14 例、Ⅱ級25 例、Ⅲ級6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對患者進生命體征的觀察,指導患者正確服用藥物以及健康飲食等。
1.2.2 康復組 在常規干預的基礎上實行中西醫結合康復干預,具體措施如下:在中醫的角度看致病因子為七情六欲,患者因長期患病容易產生急躁、緊張的心理,為緩解病患的心理狀態,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個人特點制定計劃,對病患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向病患介有關病情的相關知識以調節患者的不良情緒。因為肝硬化患者各自都存在著差異,所以應遵循辨證治療的理念,針對每位患者制定相應的干預方法合理使用藥物,例如患者肝脾不和可以服用白扁豆、蓮子肉和大棗等;患者氣滯濕阻可服用陳皮和冬瓜皮等;患者氣滯血瘀可以服用郁金和三七等。每日為患者進行相關穴位按摩,每次每個穴位按揉3 min,以幫助患者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為患者制定飲食手冊,指導患者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主,視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適當調整患者的飲食。肝硬化患者不易長時間久臥,應鼓勵患者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例如進行戶外散步、太極拳、慢跑等,通過運動改善病患的身體素質,另外運動也可促進病患的消化功能。對出院的患者進行指導,為患者發放用藥指導手冊,定期回訪。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肝功能,主要指標:TBIL、ALT、ALB、A/G。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病患的各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肝功能改善效果顯著;有效:病患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肝功能也獲得改善;無效:病患的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部分病患甚至有加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肝功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TBIL、ALT、ALB、A/G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康復組患者TBIL(14.85±4.36)IU/L、ALT(39.16±19.89)IU/L 均低于常規組的(18.12±4.98)、(47.79±19.95)IU/L,ALB(35.79±4.94)g/L和A/G(1.31±0.50)均高于常規組的(32.79±4.34)g/L、(1.11±0.2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康復組治療總有效率93.3%高于常規組的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肝功能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肝功能比較()
注:與常規組干預后比較,a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肝硬化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肝臟疾病,是由肝細胞長期受損而導致的,病患肝小葉結構和肝臟供血常隨之發生改變,并且時常會伴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以及腹水等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5-7]。肝硬化的病因主要由于病毒、代謝、酒精等因素,其次是由于長期大量飲用酒精制品導致肝硬化的發生。我國患肝炎的患者相對較多,多數患者由于對肝硬化的相關知識了解不詳導致自我管理水平不高,肝硬化患者的治療難度大且易反復,給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和經濟方面帶來了巨大壓力[8-10]。
本次研究表明,中醫康復干預是內在的干預模式,通過對患者的心里進行疏導以及相關疾病知識的教育,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升了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識,使患者更有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與康復,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通過對每個患者辨證治療,根據患者的自身特點以及病情需要合理選擇藥品,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發展;通過對患者的穴位按揉,疏通患者經絡,改善患者血液循環,以提高肝細胞營養和氧的供應;西醫康復干預是外在的干預模式,通過改善患者的飲食,增加患者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增強患者的機體的抵抗力;通過安排合理的運動康復鍛煉,可以促進患者胃腸蠕動提升患者的消化功能,而且康復鍛煉還可以消耗人體多余的熱量,減輕肝臟負擔。二者良好的結合可以有效的互補,提高了肝硬化的治療效果,改善肝功能指標,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康復干預對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效果、肝功能以及生活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