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為消化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受幽門螺桿菌感染影響而發病,其主要臨床癥狀有上腹脹、上腹痛或不適、惡心和噯氣等。臨床研究表明,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擾,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易伴有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因此需積極治療,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促進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近年來,國內有學者研究表示[1],在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焦慮抑郁患者治療中,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治療方案的療效顯著,且用藥安全性高。本次研究將本院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納入的72 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焦慮抑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的臨床醫治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72 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焦慮抑郁患者,均符合臨床有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焦慮抑郁”疾病的診斷標準[2],且均在知情的條件下簽署相關治療同意書;排除患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并采取隨機盲選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 例。其中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0∶16;年齡21~67 歲,平均年齡(45.9±8.4)歲;病程6 個月~4 年,平均病程(2.1±0.7)年。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1∶15,年齡22~65 歲,平均年齡(45.8±8.0)歲;病程6 個月~4 年,平均病程(2.2±0.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雷貝拉唑(海南中化聯合制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27)聯合莫沙必利(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7)治療,雷貝拉唑20 mg/次,1 次/d,口服;莫沙必利10 mg/次,3 次/d,口服。觀察組給予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山西雙人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20003)治療,其中雷貝拉唑用法同對照組;枳術寬中膠囊3 粒/次(0.43 g/粒),3 次/d,口服。兩組患者都進行4 周的治療時間。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SAS、SDS 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有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焦慮抑郁”的療效標準為依據,將臨床療效分為:①治愈:經積極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除,經胃鏡檢查均結果顯示黏膜活動性炎癥消除,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炎性細胞浸潤,焦慮抑郁心理癥狀完全消除;②好轉:臨床癥狀部分消除,胃鏡檢查結果顯示黏膜活動性炎癥好轉,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炎性細胞減少,焦慮抑郁心理癥狀好轉;③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體征未改善,黏膜活動性炎癥未好轉,炎性細胞未減少,焦慮抑郁心理癥狀未好轉。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以SAS、SDS 為參考,根據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心理癥狀進行評分;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癥狀更加嚴重;反之,則表明越輕[4,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愈24 例(66.67%)、好轉10 例(27.78%)、無效2 例(5.56%),總有效率為94.44%;對照組治愈14例(38.89%)、好轉10例(27.78%)、無效12 例(33.33%),總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867,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AS、SDS 評分分別為(12.65±2.36)、(13.42±2.15)分,均低于對照組的(20.86±2.30)、(20.19±2.45)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惡心1 例、腹瀉1 例,總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56%;對照組發生惡心1 例、腹瀉1 例、腹痛1 例,總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3%。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5,P>0.05)。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合并焦慮抑郁癥狀,會加大臨床治療難度,從改善患者的病情與生活質量角度考慮,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非常關鍵。本次重點提到的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醫治方案中,雷貝拉唑對基礎胃酸和由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具備抑制效果,主要能夠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時起到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在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治療中應用廣泛;但針對合并焦慮抑郁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單用該藥物的療效不高,因此臨床建議聯合使用枳術寬中膠囊治療,該藥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白術、枳實、柴胡以及山楂。白術能夠起到提升血漿胃動素水平的作用,使胃腸運動及營養物質吸收得到有效促進,同時可以使亢進大腸的運動受到抑制,進而起到對全消化道運動雙向調節的效果;枳實則能夠起到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的作用,使胃部平滑肌收縮得到有效促進;柴胡則能夠起到對堿酯酶抑制的作用,使全胃腸道運動有效促進,并起到對中樞神經系統鎮靜鎮痛的效果;山楂起到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作用,使胃酸水平得到有效調節[6,7]。
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867,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AS、SDS 評分分別為(12.65±2.36)、(13.42±2.15)分,均低于對照組的(20.86±2.30)、(20.19±2.45)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治療的效果優良,與國內相關研究[8]結論相符,相關研究結果表示: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醫治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焦慮抑郁疾病患者的療效顯著,可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負性心理,并且用藥安全性高,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0.00%。本次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44%>90.00%,從中可知,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醫治方案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針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焦慮抑郁患者給予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治療具備顯著的療效,可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癥狀,且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高效,值得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