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昌永,覃昌興,唐秀江
(廣西河池市宜州區中醫醫院外二科,廣西 河池 546300)
本研究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結合利膽行氣湯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18例,均為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9例。研究組男38例,女21例;年齡28~70歲,平均(42.73±6.58)歲。對照組男39例,女20例;年齡26~70歲,平均(41.54±6.91)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大于等于18周歲,具備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指征;③臨床資料完整,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存在認識功能障礙;②合并嚴重感染、菌血癥等;③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功能障礙。
兩組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并進行抗感染治療。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采用4孔法,建立CO2人工氣腹,并置入腹腔鏡,在腹腔鏡下置入其他儀器。觀察膽囊三角區域,離斷并夾閉膽囊動脈和膽囊管,然后切除包括結石的整個膽囊。用吸引器吸出膽汁,將膽囊去除體外,止血后排靜CO2氣體,關腹。術后給予常規補液、抗生素治療等。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于術后次日口服利膽行氣湯。藥用川芎、青皮、黃芩、牡丹皮、炒白術各15g,當歸、柴胡、赤芍各12g,木香、甘草、茵陳各10g;術后疼痛明顯加徐長卿、延胡索;術后發熱加連翹、金銀花。術后納差加茯苓、生姜。水煎至400mL,日1劑,分早晚2次口服。
觀察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后24h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抗生素應用時間及住院時間,術前、術后3d中醫癥狀評分,術前、術后1天、術后3天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兩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后24hVAS評分、抗生素應用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后24hVAS、抗生素應用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后24hVAS、抗生素應用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s)
組別 例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d)首次排氣時間(d)術后24hVAS(分)抗生素應用時間(d)住院時間(d)研究組59 2.98±0.21 1.24±0.37 2.08±0.26 3.67±0.48 5.69±1.27對照組59 4.02±0.37 2.18±0.47 3.53±0.31 5.45±0.57 7.94±1.63 t 18.777 12.071 37.528 18.348 8.36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納差 嘔吐 腹痛 腹脹術前 研究組59 3.89±0.59 4.21±0.73 3.96±0.51 3.94±0.54對照組59 3.93±0.51 4.10±0.81 4.06±0.45 4.03±0.64 t 0.394 0.775 1.129 0.826 P 0.694 0.440 0.261 0.411術后3d研究組59 1.06±0.22*1.22±0.28*1.58±0.33*1.08±0.28*對照組59 2.43±0.36*2.51±0.31*2.91±0.62*2.42±0.33*t 24.942 23.720 14.545 23.783 P 0.000 0.000 0.000 0.000
兩組術前、術后1d、術后3d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前、術后1d、術后3d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術前、術后1d、術后3d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IL-6(mmol/L) CRP(mg/L) TNF-α(mmol/L)術前 術后1d 術后3d 術前 術后1d 術后3d 術前 術后1d 術后3d研究組 59 17.82±3.02 24.92±4.82*18.81±3.15 7.38±3.11 10.83±4.82*7.92±2.98 6.92±1.56 14.82±3.92* 8.01±1.92*對照組 59 17.57±3.45 24.81±5.03*22.58±4.29*7.31±3.16 10.45±4.99*9.11±3.11* 7.03±1.78 15.17±3.77*12.72±2.09*t 0.419 0.121 5.441 0.121 0.421 2.122 0.375 0.494 12.748 P 0.676 0.904 0.000 0.904 0.675 0.036 0.722 0.622 0.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飲食、高蛋白飲食等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導致結石性膽囊炎發病率不斷提高。目前臨床上對于結石性膽囊炎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包括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1]。雖然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但仍有一定創傷,加之需要全身麻醉和建立人工氣腹,術后常出現納差、腹脹、腹痛和嘔吐等,不利于術后康復[2]。目前臨床上對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多用胃腸減壓、補液、應用抗生素等。
結石性膽囊炎屬中醫“黃疸”、“脅痛”范疇。病機主要是肝膽郁熱,久而久之引起肝氣郁積化火,脾失運化、內生濕熱、濕熱淤積,導致膽汁久煎形成結石[3]。因此對于結石性膽囊炎應給與疏肝理氣、清熱祛濕、利膽退石為主進行治療。利膽行氣湯方中柴胡為君藥,具有疏肝利膽、升發陽氣、解郁升清之功效[4];當歸、牡丹皮為臣藥,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之功效[5];黃芩、木香、青皮、炒白術、川芎、赤芍共為佐藥,具有清熱解毒、理氣和胃、健胃消食、活血行氣之功效[6];茵陳具有促進膽汁的分泌、清熱利濕的功效[7];甘草發揮解毒功效,調和藥性。全方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治療具有一定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首次排氣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24hVAS低于對照組。表明應用利膽行氣湯輔助腹腔鏡治療可以降低腹痛、促進胃腸道蠕動和肛門排氣,促進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術后恢復,縮短出院時間。主要由于利膽行氣湯有疏肝利膽、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理氣和胃、健胃消食、活血行氣功效有關[8]。經過治療兩組納差、嘔吐、腹痛、腹脹等癥狀具有所好轉,但術后3天研究組中醫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利膽行氣湯輔助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以改善胃腸功能、提升陽氣,促進恢復。術后3天研究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IL-6是由成纖維細胞和T淋巴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具有促進B細胞產生抗體、增強NK細胞功能的作用,當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時,血清IL-6水平可以升高[9]。CRP是一種急性實相反應蛋白,當機體發生創傷、感染時其水平升高[10]。TNF-α則涉及機體免疫、感染和炎癥反應等,可以用于炎癥疾病、創傷的病情評估等[11]。目前已有大量報道顯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及外科手術患者出現血清IL-6、CRP、TNF-α水平升高[12-14]。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結合利膽行氣湯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可以降低腹痛、促進胃腸道蠕動和肛門排氣,降低炎癥反應,促進術后恢復,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