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偉鵬,張現峰,馬立人
(河南省平頂山市中醫醫院周圍血管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屬于下肢深靜脈血栓中較為輕微的一種類型,但在急性期,血栓會出現脫落,引發肺栓塞,危害生命健康[1-2]。本研究用脈絡疏通丸輔治下肢肌間靜脈血栓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2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0例。對照組男27例,女33例;年齡22~78歲,平均(50.45±3.26)歲;病程1~2年,平均(1.38±0.42)年;合并高血壓23例,糖尿病17例,高血脂20例。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3~77歲,平均(51.07±3.08)歲;病程1~3年,平均(1.65±0.58)年;合并高血壓20例,糖尿病17例,高血脂2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診斷及療效標準(2015年修訂稿)》[3]中急性期下肢肌間靜脈血栓標準,患肢脹痛或劇痛,股三角區或小腿有明顯壓痛;患肢皮膚呈暗紅色,溫度升高;淺靜脈怒張;急性期血漿D-二聚體比正常高,且經西門子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顯示均為小腿肌間靜脈增寬,且有異常回聲填充于靜脈內,輕壓該處不變扁,其中有14條顯示為均勻極低回聲,18條為不均勻低回聲或等回聲填充,15條為均勻等回聲填充,血栓長度均小于4cm,且可見點狀、線狀血流信號;②無抗凝禁忌證,無近期出血性疾病;③無明顯肝腎功能不全;④未服用過任何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排除標準:①患有淋巴管炎、原發性盆腔腫瘤、小腿損傷性血腫、小腿肌纖維組織炎等疾病;②合并動脈閉塞性疾病或腫瘤;③治療依從性較差。
兩組均先進行常規基礎治療。口服阿司匹林(黑龍江省地納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2061)300mg,并穿醫用彈力襪;同時臥床休息,抬高肢體30°,不要按壓和熱敷患肢。口服利伐沙班(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225)10mg,日1次。持續治療30天。
觀察組加用脈絡疏通丸(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636)12g,日3次。持續治療30天。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30天,抽取早晨空腹靜脈血3mL,經離心處理,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對白細胞介素-6(IL-6)進行檢測,使用膠體金法對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進行檢測。
下肢各部位周徑變化: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30天,采用軟尺對小腿內踝上5cm處、髕下10cm處、髕上15cm處的周徑進行測量,并記錄比較。
D-二聚體水平、凝血狀態變化: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30天,抽取早晨空腹靜脈血3mL,經離心處理后,使用定量全自動ELISA法對D-二聚體進行檢測,使用全自動血凝儀對纖維蛋白原(Fbg)進行檢測,記錄比較凝血酶原時間(PT)及凝血酶時間(TT)變化。
參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診斷及療效標準(2015年修訂稿)》[3]。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療后患肢與健肢周徑相差小于0.7cm,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超聲示管腔通暢,無回聲,血流良好。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治療后患肢與健肢周徑相差小于1cm,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管腔明顯通暢,可見低回聲,血流信號流暢。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治療后患肢與健肢周徑相差1~2cm,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超聲示管腔部分通暢,可見低回聲或混合回聲,血流信號續斷或不流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治療后患肢與健肢周徑相差大于2cm,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超聲示管腔、回聲、血流無變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IL-6、hs-CRP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L-6、hs-CRP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L-6、hs-CRP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IL-6(pg/mL) hs-CRP(mg/L)治療前 觀察組 60 78.29±5.94 26.82±4.34對照組 60 78.42±6.05 26.35±4.12 t 0.119 0.608 P 0.906 0.544治療后 觀察組 60 32.28±4.82* 13.49±4.03*對照組 60 49.02±5.26* 19.98±4.31*t 18.175 8.520 P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下肢各部位周徑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下肢各部位周徑比較 (cm,±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下肢各部位周徑比較 (cm,±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小腿內踝上5cm處 髕下10cm處 髕上15cm處治療前 觀察組 60 22.82±1.67 31.32±1.73 51.56±3.13對照組 60 22.43±1.34 31.61±1.62 51.12±3.21 t 1.411 0.948 0.760 P 0.161 0.345 0.449治療后 觀察組 60 16.53±1.13* 26.91±1.37*46.23±2.56*對照組 60 18.24±1.06* 28.87±1.54*48.67±2.94*t 8.549 7.366 4.848 P 0.000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D-二聚體、PT、TT、Fbg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D-二聚體、PT、TT、Fbg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D-二聚體、PT、TT、Fbg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D-二聚體(μg/L) PT(s) TT(s) Fbg(g/L)治療前觀察組 60 472.86±48.12 11.24±1.76 11.46±1.53 2.07±0.51對照組 60 473.12±48.53 11.32±1.73 11.34±1.62 2.13±0.43 t 0.030 0.251 0.417 0.697 P 0.977 0.802 0.677 0.487治療后觀察組 60 286.56±38.43* 9.03±1.21* 9.22±1.16*3.92±0.63*對照組 60 341.23±36.53*10.56±1.11*10.43±1.21*2.67±0.73*t 7.987 7.218 5.592 10.041 P 0.000 0.000 0.000 0.000
臨床研究表明,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是由于血小板黏附、聚集、活化等引起,而血小板活動可對凝血因子進行激活,對血栓形成和生長起促進作用[4]。同時,血栓對血管壁損傷有刺激作用,會引發炎性反應。其中血清hs-CRP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對機體單核細胞分泌組織因子起誘導作用,能夠開啟機體凝血瀑布級反應[5];IL-6是一種炎性介質,由多種細胞因子分泌而成的,會損傷血管系統和介導血管炎性,使纖溶酶原功能降低或失去活性。因此,治療下肢肌間靜脈血栓時,不僅要抑制血小板聚集,還要降低hs-CRP、IL-6等炎性因子水平[6]。
中醫認為,久臥、久坐、產后傷氣等是下肢肌間靜脈血栓發生的主要原因,氣血運行不暢,脈道受阻致瘀,血液在脈道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為濕,流注下肢,日久致氣虛血瘀。治療應以化瘀通絡、祛濕消腫為主[7]。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較高,觀察組小腿內踝上5cm處、髕下10cm處、髕上15cm處的周徑均較短,且血清IL-6、hs-CRP水平均較低,說明脈絡疏通丸用于急性期下肢肌間靜脈血栓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能夠改善下肢腫脹情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利伐沙班是一種口服抗凝藥,在惡性腫瘤合并深靜脈血栓的抗凝治療方面受到廣泛關注,其可對機體產生凝血酶和抗凝因子Xa起到抑制作用,對外源性和內源性凝血途徑起阻斷作用,防止血栓形成。同時,能夠較好的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脈絡疏通丸以黃芪、金銀花、黃柏、蒼術、甘草、玄參、薏苡仁、當歸、白芍、水蛭、蜈蚣、全蝎為主要成分。其中黃芪具有利水消腫、托毒生肌。金銀花清熱解毒,黃柏、蒼術、薏苡仁清熱祛濕,當歸和白芍聯用能夠補血養血,當歸和甘草聯用能加強緩急解攣、和營止痛、疏通脈絡,玄參能涼血滋陰、解毒消腫、軟堅散結,水蛭、蜈蚣、全蝎活血化瘀、攻毒散結、直入血絡、通絡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化瘀通絡、祛濕消腫之效,能夠改善下肢腫脹。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金銀花有多種抗菌抑菌成分,能夠對炎性因子釋放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降低炎癥反應以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進而減輕機體炎性反應。因此,長期服用脈絡疏通丸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功效,但易刺激胃腸道,故需在餐后服用。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D-二聚體、PT、TT水平均較低,Fbg水平較高,說明脈絡疏通丸可改善急性期下肢肌間靜脈血栓機體凝血功能。脈絡疏通丸成分中的水蛭含有抗血栓素、肝素、多肽類,能夠起到抗凝血酶的效果,可促進機體代謝與血液循環,緩解血液高凝狀態,從而達到改善機體機體凝血功能的作用。
綜上所述,脈絡疏通丸輔治急性期下肢肌間靜脈血栓能夠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下肢腫脹和機體凝血功能,臨床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