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霞
(河南省汝陽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河南 汝陽 471200)
ACI是神經內科中較為常見的臨床病癥之一,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高死亡率,據調查發現,62%的急性腦梗死主要是血管粥樣硬化所致,而C反應蛋白(CRP)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因此,有效抑制C反應蛋白水平,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治療ACI 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用益氣活血通絡湯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70例,均為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研究組男18例,女17例;平均(34.56±15.43)歲;病程8~43h,平均(30.06±5.57)h。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平均(37.62±14.83)歲;病程7~42h,平均(29.95±5.43)h。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關于氣虛血瘀夾痰證的診斷標準[2]。舌苔有齒痕或白膩,脈細沉,口舌斜,感覺功能障礙,伴有氣短;②西醫診斷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ACI的診斷標準[3],并通過影像學定位病灶。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發病時間短于72h;③入院前無溶栓和抗凝治療;④為首次發病;⑤同意配合治療。
排除標準:①因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②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疾病;③不屬氣虛痰瘀證阻絡證。
兩組均用常規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抗血小板聚集,腦保護,營養腦神經等。根據病情及合并癥加用脫水劑、降壓藥、降糖藥、防治感染及對癥治療。口服瑞舒伐他汀片(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83)10mg,日1次。
研究組加用益氣活血通絡湯治療。藥用黃芪80~100g,水蛭3g(研末),當歸20g,川芎15g,紅花15g,瓜蔞12g,半夏10g,地龍10g,石菖蒲10g,炙甘草6g。肝腎陰虛加制何首烏15g,枸杞子15g;痰阻滯加天南星12g。日1劑,水煎取汁300mL,鼻飼或口服給藥,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1次150mL。
15天為一療程,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
治療前后采集空腹肘靜脈血,采用邁瑞BS-2000M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
治療前后檢測高血高切稠度、血漿稠度、紅細胞壓積指標的變化情況。
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HISS)情況。NHISS評分,滿分42分,分數越高表示缺損程度越嚴重;中醫證候積分包括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痰多而黏、言語不利、口舌?斜、頭痛6個癥狀,每個癥狀按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1、2、3分,總分為6個癥狀積分之和,分數越低表示癥狀越輕。
用SPSS22.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80%~100%。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60%~79%。無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改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59%。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LDL-C hs-CR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5 3.73±0.54 1.74±0.31*5.33±3.24 1.37±0.38*對照組 35 3.64±0.49 1.98±0.42*5.29±3.19 2.46±1.24*t 0.73 2.72 0.05 4.97 P 0.46 0.00 0.96 0.00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高血高切稠度 血漿稠度 紅細胞壓積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5 7.42±1.23 4.05±0.46* 2.86±0.31 1.53±0.34* 49.12±6.93 36.79±5.62*對照組 35 7.51±1.34 6.82±0.58* 2.91±0.35 2.11±0.43* 48.87±7.05 44.83±5.84*t 0.29 22.14 0.63 6.26 0.15 5.87 P 0.77 0.00 0.52 0.00 0.88 0.00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NHISS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NHISS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NHISS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中醫證候積分 NHISS評分時間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 16.72±3.47 5.64±1.56*17.96±5.14 11.82±4.29*研究組 35 16.64±3.51 3.26±1.13*17.89±5.23 9.28±3.41*t 0.09 7.31 0.21 6.34 P 0.93 0.00 0.76 0.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顯效1 9例(54.29%)、有效14例(40.00%)、無效2例(5.71%),總有效率94.26%;對照組顯效12例(34.29%)、有效14例(40.00%)、無效9例(25.71%),總有效率74.29%。總有效率研究組高于對照組(χ2=5.29,P=0.02)。
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劇,ACI發病率逐年增高。據相關文獻顯示[4],該病是由于腦部供血動脈閉塞,導致供血區腦組織壞死,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對腦部造成不可逆性損害,甚至會使不穩定的動脈粥樣硬化破裂,進而形成血栓,導致供血管腔閉塞,致死率較高。因此,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是治療關鍵所在。
中醫認為[5],ACI的主要病因病機是由于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所致。治療需以活血祛瘀、祛風通絡為主。益氣活血通絡湯方中黃芪具有補氣固表、補氣行血的功效,益氣活血,氣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傷正;瓜蔞、半夏能起到氣旺血行,祛瘀化痰的作用;丹參、當歸、水蛭能起到活血祛瘀,化瘀通絡、涼血安神的功效;地龍功專逐瘀,具有祛瘀生新、通則不痛之功效;石菖蒲、川芎具有疏通經絡,引經之功效;炙甘草起到益氣補中調和諸藥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氣血和順,經脈通利之功效。
研究結果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NHISS評分較治療前兩組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可見益氣活血通絡湯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效果顯著。文獻指出[6],改善血管流通在推動ACI病情轉歸進程中起重要作用。治療后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有明顯改善情況,且研究組高血高切稠度、血漿稠度及紅細胞壓積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是ACI多由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所致,而益氣活血通絡湯重在補氣行血、疏通經絡,可達到擴張微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及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治療后兩組LDL-C、hs-CRP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提示hs-CRP是最具標志性的炎性蛋白,hs-CRP含量和活性增加,影響體內炎癥反應增強,進而可導致缺血區梗死范圍擴大和腦組織損傷加重,此外,LDL-C水平升高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是益氣活血通絡湯影響hs-CRP生成和抑制其促炎效應,同時能降低LDL-C的水平,從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改善ACI的病情。
綜上所述,益氣活血通絡湯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ACI效果較好,能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生化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