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河南省濟源市中醫院中風科,河南 濟源 459000)
腦梗死是指由于缺氧、缺血所引起的腦供血不足,出現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其發病急,進展快,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極大可能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用通脈顆粒聯合氯吡格雷及依折麥布治療腦梗死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88例,均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根據盲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男20例,女24例;年齡35~60歲,平均(46.39±8.97)歲。對照組男21例,女23例;年齡36~60歲,平均(47.34±8.5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腦梗死的診斷標準[2];②均為初次發作;③均自愿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感染或臟器功能損傷;②合并腦部病變;③合并急性炎癥或免疫系統疾病;④合并精神異常或惡性腫瘤;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兩組均給予抗感染、脫水、降纖、降壓、溶栓、調節電解質等常規治療。并予以氯吡格雷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6410)口服,1次75mg,日1次;口服依折麥布片(MSD International GmbH,批準文號H20160181)10mg,日1次。連續服用1個月。
觀察組加用通脈顆粒(吉林九鑫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2026265)口服,1次1袋,日3次。連續服用1個月。
神經功能:分別評估兩組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評估,該量表內容包含語言、面癱、意識水平、感覺障礙等,滿分為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
血液流變學:使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檢測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紅細胞壓積、血小板黏附率、血漿黏度水平。
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估兩組臨床療效。治愈:NIHSS評分改善91%~100%。顯效:NIHSS評分改善46%~90%。有效:NIHSS評分改善18%~45%。無效:NIHSS評分改善小于17%。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 t P觀察組 44 15.77±1.65 7.85±0.76 28.919 0.000對照組 44 15.66±1.55 9.13±0.94 23.895 0.000 t 0.322 7.024 P 0.748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血小板黏附率(%)血漿·黏度(mPa·s)紅細胞壓積(%)治療前觀察組 44 37.78±9.24 1.74±0.26 50.66±13.22對照組 44 37.92±8.44 1.76±0.24 51.42±13.18 t 0.074 0.375 0.270 P 0.941 0.709 0.788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 44 25.23±8.77* 1.37±0.16* 36.31±11.54*對照組 44 32.78±9.24* 1.55±0.17* 44.72±11.84*t 3.931 5.115 3.374 P 0.000 0.000 0.001
治療腦梗死常用的方法是恢復缺血區的血流,此外,對其腦細胞代謝進行調節,對神經元進行保護,使其神經細胞功能恢復,從而有助于病情快速恢復,降低疾病的復發率[4]。研究表明,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及神經保護治療能迅速再通急性腦梗死腦血管,但由于神經細胞無法修復的特性,多數在恢復期療效不佳,因此仍需優化治療[5]。
氯吡格雷是一種非競爭性的二磷酸腺苷抑制劑,可結合血小板表面ADP受體使之在抗血小板聚集中發揮重要功效。同時,氯吡格雷能使ADP誘導的血小板活化反應被阻斷,進一步對其他激動劑的誘導有抑制作用,具有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依折麥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還兼具降脂、抗血栓形成等作用[6]。通脈顆粒的藥物成分為葛根、丹參、川芎,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絡作用,對各類心腦血管疾病有積極治療作用。現代藥理表明,該藥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以及促進微循環改善等功效,對改善腦卒中后的腦損傷具有積極意義[7]。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NIHSS評分較對照組低,提示用通脈顆粒聯合氯吡格雷及依折麥布治療腦梗死效果確切,可改善神經功能。
血液流變學異常是腦梗死產生與發展的起始因素,當體內處于高凝血狀態時,會出現一系列病理改變,如血管損傷、微血栓形成以及微循環出現異常等,從而導致流速受到限制、血流阻力增加、血小板數量減少等,最后引發腦梗死,其中血小板粘附率、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等指標均可反映血液流變學狀態[8]。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紅細胞壓積、血漿黏度及血小板黏附率水平較對照組低,表明用通脈顆粒聯合氯吡格雷及依折麥布治療腦梗死可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
綜上所述,通脈顆粒聯合氯吡格雷及依折麥布治療腦梗死療效較好,可改善神經功能及血流動力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