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會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腦卒中會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癥狀,與神經功能受損引起的運動功能障礙有關,故及時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1-2]。以往常用等速肌力訓練用于腦卒中患者恢復,但臨床效果有限,因此亟需尋找更有效的干預方式[3]。醒腦開竅針法具有開竅醒神、滋肝補腎的功效。本研究用醒腦開竅針法聯合等速肌力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偏癱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我院神經科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患者,分為對照組38例及觀察組42例。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49~67歲,平均(57.68±4.36)歲;病程3~13個月,平均(8.12±1.74)月;腦出血10例,基底節區腦梗死12例,丘腦腦梗死7例,額顳葉腦梗7例,小腦2例。觀察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51~66歲,平均(57.71±4.12)歲;病程2~12個月,平均(8.06±1.83)月;腦出血11例,基底節區腦梗死13例,丘腦腦梗死9例,額顳葉腦梗6例,小腦3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發病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MRI、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卒中后偏癱;②西醫診斷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4]腦卒中后偏癱相關診斷標準;③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氣虛血瘀證,主癥為偏癱、言語謇澀或口眼歪斜,次癥為頭痛眩暈、目偏不瞬,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排除標準:①短暫性腦出血;②合并呼吸功能衰竭;③完全失語;④合并惡性腫瘤。
兩組均予以等速肌力訓練。用意大利Prima公司生產的等速肌力評測及康復訓練系統進行等速向心訓練。患者坐于訓練機并固定身體,將座椅與機頭角度設為0°,囑咐患者放松肩部并將其肘關節固定,使腕關節保持中立位;將肘部充分伸直作準備位,訓練前應囑咐患者先熱身2min左右,而后盡量屈伸進行等速肌力訓練。訓練中角速度分別取60°/s、120°/s,每組訓練10次,各角速度進行兩組訓練,訓練量依據患者自身情況而定,以肌肉感到適度疲勞感為宜。膝關節采用同樣訓練方法,1日1次,1次30min。
觀察組加用醒腦開竅針法。取人中、內關、三陰交為主穴,委中、極泉、尺澤為輔穴。人中用重雀啄法向鼻中隔方向斜刺15mm左右,內關用捻轉提插結合瀉法直刺30mm左右,三陰交用提插補法順脛骨內側斜刺45mm左右,委中用施提插瀉法直刺25mm左右,極泉用提插瀉法順穴位下側30mm處直刺45mm左右,尺澤用提插瀉法屈肘120°直刺30mm左右。1日1次,1周6次,治療30天。
神經功能采用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量表(CCS)[6]評估,滿分為45分,得分與神經功能呈負相關;運動功能采用Fugl-Meyer評分量表[7]評定,其包括關節運動、反射、協同運動等62項,滿分為110分,得分與患者運動功能呈正相關。
參照《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相關標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100%,生活能力基本恢復,肢體活動無受限為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89%,生活能力有所改善,肢體活動輕微受限為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生活能力稍有改善,肢體活動中度受限為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以下,日常生活能力無改善甚至加重,肢體功能嚴重受限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與運動功能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與運動功能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與運動功能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神經功能 運動功能治療前 對照組 38 23.05±6.23 32.56±8.43觀察組 42 23.12±6.14 32.48±8.51 t 0.051 0.042 P 0.960 0.967治療30d后 對照組 38 12.64±4.27* 56.38±10.15*觀察組 42 6.58±0.83* 81.49±12.38*t 9.017 9.858 P 0.000 0.000
腦卒中進行肌力訓練可有效增強肌肉力量,且等速肌力訓練中可依據患者肌力情況進行個性化訓練,有助于預防肌肉廢用性萎縮,起到促進肌肉活力恢復的作用[8]。但是,相關報道稱肌力訓練可能加重患側肌肉痙攣,導致疼痛,因此等速肌力訓練應用仍存在一定爭議性,需尋求更好的干預方式[9]。
中醫認為腦卒中主要與臟腑功能失調、正氣虛弱、瘀血阻滯及氣血逆亂等有關,因此治療當以壯陽益氣、活血化瘀為主[10]。針刺人中具有保護腦細胞效果,內關為八脈交匯之穴,有調血脈、和陰陽功效。三陰交為肝脾腎三陰交匯之穴,有補腦益髓、調氣安神功效。委中、極泉、尺澤可激活患側通經氣調經絡,改善局部肌肉失衡狀態[11-12]。研究證實,醒腦開竅針法所選穴位針刺可提高神經元線粒體酶活性,提高神經元能力代謝,減少腦缺血面積,進而促進毛細血管增生,降低神經功能損傷[13-14]。
醒腦開竅針法聯合等速肌力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偏癱可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