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近日印發指導意見,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以下簡稱“建筑工人”)隊伍。
意見強調,要做好引導現有勞務企業轉型發展、大力發展專業作業企業、鼓勵建設建筑工人培育基地、加快自有建筑工人隊伍建設等11項主要任務。到2025年,符合建筑行業特點的用工方式基本建立,建筑工人實現公司化、專業化管理,建筑工人權益保障機制基本完善;建筑工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評價體系基本健全,中級工以上建筑工人達1000萬人以上。到2035年,建筑工人就業高效、流動有序,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建筑工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形成一支秉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建筑工人大軍。
各地要充分認識建筑工人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強化部門協作、建立協調機制、細化工作措施,扎實推進建筑工人隊伍建設,加強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著力加強源頭(勞務輸出地)建會、專業作業企業建會和用工方建會,提升建筑工人入會率。加大政策扶持和財稅支持力度,對于符合條件的建筑業企業,繼續落實在稅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的相關減稅降費政策。鼓勵建筑業企業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交流、技能競賽,大力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宣傳解讀建筑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及時總結和推廣建筑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好經驗、好做法。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綠色建筑標識管理辦法,對綠色建筑標識的申報和審查程序、標識管理等做了相應規定。管理辦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據了解,管理辦法所稱綠色建筑標識是指表示綠色建筑星級并載有性能指標的信息標志,包括標牌和證書。綠色建筑標識授予范圍為符合綠色建筑星級標準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標識星級由低至高分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3個級別。其中,三星級標識認定統一采用國家標準,二星級、一星級標識認定可采用國家標準或與國家標準相對應的地方標準。新建民用建筑采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工業建筑采用《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準》,既有建筑改造采用《既有建筑綠色改造評價標準》。
綠色建筑標識認定需經申報、推薦、審查、公示、公布等環節,審查包括形式審查和專家審查,申報由項目建設單位、運營單位或業主單位提出,鼓勵設計、施工和咨詢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申報。在形式審查后,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組織專家審查,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審查綠色建筑性能,確定綠色建筑等級。對于審查中無法確定的項目技術內容,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核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加強綠色建筑標識認定工作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建設,科學設計工作流程和監管方式,明確管理責任事項和監督措施,切實防控廉政風險。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運營單位或業主,應強化綠色建筑運行管理,加強運行指標與申報綠色建筑星級指標比對,每年將年度運行主要指標上報綠色建筑標識管理信息系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做好2021年城鄉建設統計工作。根據通知,2021年城鄉建設統計繼續執行《城市(縣城)和村鎮建設統計報表制度》,包括2020年城鄉建設統計年報、2021年城市(縣城)建設統計快報和2020年服務業統計年報3項統計任務。
2020年城鄉建設統計年報分為城市(縣城)建設統計年報和村鎮建設統計年報兩部分。城市(縣城)建設統計年報統計范圍為設市城市城區和縣城;村鎮建設統計年報統計范圍為建制鎮、鄉和鎮鄉級特殊區域。城市(縣城)建設統計年報內容包括人口和建設用地、公用事業價格和標準、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供水、節約用水、燃氣、集中供熱、軌道交通、道路橋梁、排水和污水處理、園林綠化、市容環境衛生、歷史文化街區及市政安全。村鎮建設統計年報內容包括村鎮基本情況、市政公用設施、房屋建筑、建設投資。
2021年城市(縣城)建設統計快報的統計范圍為設市城市城區和縣城,統計內容包括人口和建成區面積、供水、燃氣、集中供熱、軌道交通、道路、污水處理、園林綠化、生活垃圾處理、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服務業統計年報統計范圍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公共設施管理業法人單位,以及執行行政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公共設施管理業法人單位,統計內容包括單位基本情況和主要財務情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各級城鄉建設統計主管部門要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做好數據報送和審核工作,確保數據上報及時、完整準確,做到應統盡統、不重不漏。堅決防范和懲治數據造假、弄虛作假情況。明確責任處室和責任人,加大統計培訓力度,完善數據核查機制,創新數據獲取方式,按時完成各項統計任務,提高統計數據質量。
202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為1572個,涉及居民170934戶,涉及樓棟8168棟,涉及住宅建筑面積1351.83萬平方米。
根據項目建設進度要求,列入2021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須于2021年6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小區內的水、電、路、氣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內容力爭于2021年12月底前完工。對于項目開工、竣工率高的地區,自治區將在資金分配、項目申報時予以傾斜支持。既定項目中,如因居民改造意愿等原因確需對當年納入改造計劃的項目進行調整的,要于2021年6月底前按規定程序申請項目調整變更。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將依據全區實際情況對項目進行統一調整,下達項目調整計劃。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求,各地要嚴格資金用途,強化資金管理。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主要用于小區內供水、供電、道路、供氣、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造,以及小區內房屋公共區域修繕、建筑節能改造,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各地要嚴格專項資金用途,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購置交通工具等支出。
近期,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加上臨近春節,疫情防控壓力持續加大。為此,陜西省韓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多舉措筑牢建筑工地“防疫墻”,切實做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
韓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織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安排部署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向各在建項目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及《倡議書》,要求各相關企業高度重視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切實增強防控意識,堅決克服麻痹思想,統籌做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
據了解,韓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成立4個督查組對轄區內所有建筑工地落實防控措施情況開展大排查、大檢查,詳細統計各項目人員情況,加強工地現場管理,嚴格落實工地進出人員登記、消殺制度。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韓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認真落實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倡導外來務工人員春節期間留在本市過年,減少人員流動。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要求,開展好應急值守工作,確保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實。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持續加大揚塵污染防控力度,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重污染天氣管控停工期間有關計價事項的通知》等文件,修訂《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及道路揚塵污染防治標準》,明確重污染天氣管控停工損失計價原則,實施工程分類、企業分級、工序豁免等差別化管控措施;在鄭州、洛陽開展《河南省建筑市場信用管理實施辦法(暫行)》《河南省建筑市場主體信用評價辦法(暫行)》運行試點,將工程建設活動中未按規定采取控制措施、減少揚塵污染受到通報、約談或行政處罰的列為不良行為,拒不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列為嚴重不良行為,不良行為依法向社會公開并扣除信用分;以城市揚塵污染防控、市容市貌治理等為重點,開展施工工地開復工排查、督查暗訪、專項治理月、“回頭看”、秋季揚塵污染治理攻堅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