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動車組司機培養,為“軌道上的大灣區”提速。此次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志良繼續關注如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的融合發展水平。張志良將提出“加快動車組司機培養”的建議,因為動車組的司機,原來都是由單系統——國家鐵路系統培養,無論轉任的條件、考點的設置、實習的經歷要求等,都與現今的實際需求存在落差。此外,廣東省城際交通正在邁出新步伐,有了省際運營的鐵路,對動車組司機的培養具備了初步條件。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戰略,交通設施是重要一環,其中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建成一小時生活圈更是一大方向。大灣區涵蓋了11個城市,怎么互聯互通?需要大家從技術上、從體制機制上共同努力。接下來,就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行政法規,做出相應的指導,首先完善動車司機培養的流程、機制,以適應大灣區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巨大需求。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是湖南制造業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落實‘三高四新’戰略,支持株洲培育世界級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持續提升我國最具全球競爭優勢的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苯眨珖舜蟠?、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清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國家優先培育株洲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湖南在軌道交通領域創建國家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同時,國家支持株洲創建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軌道交通領域),建設國家軌道交通裝備檢測認證基地,并在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資質獲取上予以支持。
如何進一步促進京津冀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鐵路局集團公司董事長趙春雷表示,“十四五”期間,京津冀軌道交通網將越織越密,一批新線、新站將加快建設。
“京津冀地區‘1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高鐵飛馳、城際鐵路和市域鐵路比翼雙飛?!壁w春雷說,“十三五”期間,軌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
趙春雷介紹,“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發揮鐵路運輸骨干作用,統籌推進高鐵與普速、客運與貨運建設,加快北京豐臺站、京濱城際、京唐城際等重點項目建設,將智能京張高鐵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高鐵典范,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
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區域內軌道交通已經基本實現了“內聯外通”的交通網。全國人大代表、中鐵上海投資公司董事長王傳霖認為,當前長三角區域軌道交通建設還有較大增量空間,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他建議,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早日實現“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加快建設集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于一體的現代軌道交通運輸體系。王傳霖認為,當前長三角區域軌道交通建設重點在中心城市地鐵網絡,城市群都市圈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特別是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城市的交通圈軌道建設,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交通一體化,優先發展的應該是軌道交通一體化,長三角地區是中國高鐵網最密的,需要把高鐵網再加密和城際網、地鐵網、輕軌網聯通起來,建立立體式的樞紐性和交通便捷的換乘的地方?!?/p>
王傳霖表示,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實現互聯互通的交通體系,將提高城市之間的通達性,提升區域發展的協調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建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而擁有強大的高端裝備研發制造能力和安全高效的施工工藝是重要一環。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杜娟始終專注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地下工程裝備綜合服務,圍繞政策支持、體制機制、技術研發、人才引進、標準規范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目前,我國地鐵隧道管片規格高達十余種規格,大直徑盾構也有近十種規格,由于隧道設計時管片規格的不統一,管片模具、盾構/TBM不能通用,重復的研發投入的問題愈加嚴重,同時也嚴重影響了設備的周轉使用率。如果在同類工程建設中設定隧道管片規格系列標準覆蓋,可以有效避免多方資源的浪費,”王杜娟指出,“因此,今年我就加強對軌道交通高端裝備行業的管理監督和規范隧道管片規格提出建議,這也是與國家供給側改革精神相符合的?!?/p>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趙紅衛帶來了兩點建議,一是鐵路與其它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二是與科技創新有關。期待未來能實現“門”到“門”的服務,構建更加便捷的立體交通樞紐,更好地實現高鐵、普速鐵路與地鐵、公交或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駁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