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國霞
(甘肅省永登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蘭州 730300)
時代的發展對工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實踐性和創新性。而機械加工專業作為與社會緊密相連的一部分,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此如何培養專業的機械加工學生,就成了教師思考的問題。信息化導學能夠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展示豐富的學習資源,喚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教師探索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教學的有效途徑。
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在實施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存在問題的。首先,學生在實訓課上存在實踐目標不清晰、學習興趣不大的問題。學生對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實踐技能等了解的并不清楚,無法正確判斷所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這就使得學生在實訓課上面臨一頭霧水的學習局面,不知道怎樣正確利用實訓課來扎實自己的機械加工技能。學生在學習中摸不著頭腦,就難以跟上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的進程,無法在實踐操作中找到自己的優點。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機械加工專業知識的興趣大打折扣,甚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其次,學生在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上,缺乏系統的培養,難以主動聯系現實生活來理解機械加工知識,站在機械加工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到解決的方式。學生思維匱乏和觀察能力不強,都給學生帶來了學習和實踐方面的影響,引發了教師的思考。再次,學生即便掌握了學校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上所學技能,也會由于缺乏在企業中鍛煉的機會,難以將自己的技能有效發揮出來,難以跟上現代工業發展的進程,出現整體落后時代的問題。學生在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中存在的問題,成了教師反思的重點,促使教師開始尋求破局的方法[1-2]。
教師在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上運用信息化導學,首先可以帶給學生直觀形象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立體起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機械加工的特點,熟悉機械加工的流程,知道怎樣運用機械加工的技能來進行實踐。其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導學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到實訓課上,以此來吸引學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再次,信息化導學能夠突出學生在實訓課上的作用,讓學生產生自主實踐探索的動力,并在實踐中獲得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總的來說,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運用信息化導學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及時解決學生在機械加工專業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為學生打造先進化、多樣化的學習環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實踐積極性。
教師在進行機械加工導學教學的時候,可以為學生提供生活案例,以生活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生活的影響下,會發現機械加工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意識到機械加工的重要性,改變自己參加機械加工實訓課的態度,變得積極起來。教師借助微課視頻來引領學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所學內容,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在學習“機械加工中的振動”時,筆者先是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了5 min的微課視頻,在微課視頻中借助機械加工在造船、冶金、環保等方面應用的生活案例,向學生介紹了機械加工的重要性,引出了機械加工過程中出現的自由振動、強迫振動、自激振動等對機械加工造成的影響,讓學生通過微課視頻來了解機械加工中幾種振動類型的概念、特點。筆者在微課視頻中細致介紹了機械加工過程中振動帶來的危害,諸如影響生產效率、影響機床使用壽命等,為學生接下來學習機械加工中振動的防治方法打好了基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建立了機械加工與現實生活的溝通橋梁,對機械加工中出現的振動有了直觀的印象,對如何解決機械加工中的振動問題產生了探索的興趣。
部分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在實訓課上,喜歡依賴教師,缺乏主動出擊、動腦思考的習慣。教師在機械加工導學教學中要立足學生的不足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思考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動腦中理解機械加工知識,培養學生尋找問題答案的能力。學生在問題思考中,會構建機械加工思維,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完善自己的思維系統。
在學習“現代機床夾具簡介”時,筆者將學生所學內容匯總后設計了導學案,明確了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了解現代機床夾具,熟悉數控機床夾具設計時應該注意的事項等。接著筆者借助信息技術打開了思維導圖軟件,以“現代機床夾具”為主題進行了知識輻射,并詢問學生以下問題:現代機床夾具的主要類型有哪些?正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你認為數控機床夾具設計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問題?學生拿到問題后,開動自己的腦筋,說出了可調夾具和組合夾具的特點,與其他學生討論了數控機床夾具設計時的注意事項,給出了問題的答案,為學生接下來的實操奠定了知識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不斷參與實踐探索,才能真正掌握機械加工的技能。教師在機械加工導學教學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特點,依據學生的差異性設計自主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學生在自主實踐中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豐富自己對機械加工知識的積累和對機械加工技能的應用。
在學習“影響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工藝因素”時,筆者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教學之前為學生設計了調查問卷,咨詢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了解學生的動手實踐意愿,調查阻礙學生實踐的因素,在學生完成調查問卷之后,筆者整理學生的答案,了解了學生的基本信息。接著,筆者依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設計了不同的自主實踐目標,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了解不同加工方式下影響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筆者還錄制了學生探索的過程,然后與學生一起分析,找出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減少學生學習中的失誤[3-5]。
校企合作是學校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辦學模式。教師在機械加工導學教學中融合校企合作,能夠有效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讓學生得到高素質發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介紹與企業相關的機械加工信息,使學生了解最前沿的社會發展方向和市場實際需求,便于學生在實訓課上進行扎實訓練,壯大學生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會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更加適應企業生產活動。
在學習“數控機床的維護和保養”時,筆者聯合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數控設備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數控機床維護和保養技能。筆者先是為學生播放了PPT,在PPT中為學生介紹了企業設備的類型、使用環境、操作的規程等,然后為學生留下了學習任務:總結數控機床維護和保養的方法。學生觀看PPT后,熟悉了企業所用設備的基本內容,在總結實踐中加深了數控機床維護和保養的印象,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
通過分析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中存在的問題,知道了阻礙學生專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了解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運用信息化導學教學的意義之后,總結了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信息化導學教學的策略。教師圍繞學生現實生活、學生思維拓展、學生自主實踐、發揮校企合作積極作用進行導學教學,從不同的方向探索了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信息化導學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了學生對機械加工專業實訓課技能的掌握。同時,教師在信息化導學的過程中,熟悉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增加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夠貼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來幫助學生,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