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嘉興地區73家企業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發現財稅〔2018〕99號文頒布后,企業的研發投入有所提升,享受加計扣除申報的企業數及申請的專利數明顯增加,總體上加計扣除政策還是令人滿意的。但實施效果不顯著的企業數也占據了一定的比例,主要原因包括政策了解度不夠、研發水平低、企業內部管理較差等。要切實貫徹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一方面需要企業切實提高研發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并完善現行政策。
關鍵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嘉興企業?實施成效
一、引言和綜述
為促進我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我國企業產業升級步伐,政府出臺了諸多稅收刺激政策,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財稅〔2018〕99號等。目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已成為業內熱點問題。關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的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兩派。
部分學者如劉丁蓉(2013)[1]研究發現企業申報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積極性不高。蔣楓等(2015)[2]以廣西為例,研究發現2013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總額較2008年有所增長,但總體上偏低。王珍等(2016)[3]以宜昌市企業為例,發現創新型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惠的比例仍然較低。還有部分學者如賀康等(2020)[4]研究發現加計扣除政策對2013—2017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起到了預期效果。崔也光、王京(2020)[5]研究發現加計扣除政策對2014—2017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研發工作具有顯著激勵效應。姚維保等(2020)[6]依據2015—2017年我國傳統能源上市企業面板數據,研究發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能有效促進傳統能源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目前,較少學者研究財稅〔2018〕99號文頒布后對企業研發投入等的影響。浙江省嘉興市一直將創新型企業建設作為推動企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本文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依據調研的73家嘉興企業相關數據,分析財稅〔2018〕99號文頒布前后企業研發投入等相關情況,評價財稅〔2018〕99號文的實施效果,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
二、企業研發現狀分析
通過對嘉興地區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共收回有效問卷234份。結果表明,約67%的企業近年來研發投入有所增加(研發費用占當年營業收入的百分比)(見表1)。從表1可知,這四年的研發投入總體趨勢是逐步上升的,財稅〔2018〕99號文頒布后提升比較明顯。
對73家樣本企業中當年享受加計扣除申報的企業數及當年企業申請的專利數進行統計發現,總體上這四年申報的企業數及企業申請的專利數都是上升的,2018—2019年的數據更加明顯(見表2)。以上數據說明財稅〔2018〕99號文的頒布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申報加計扣除及申請專利,對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有一定的激勵作用。
三、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調查分析
對234份問卷的分析表明,41%的企業認為實施效果效好,26%的企業認為效果一般,約33%的企業認為效果不顯著。可見,總體上加計扣除政策還是令人滿意的,但實施效果不顯著的企業數也占據了一定的比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政策了解度不夠
國家頒布了一系列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而一些企業未與稅務局等部門進行有效溝通,使得企業在進行研發費用歸集時無法判斷該適用哪種制度,增加了研發費用的核算難度。
1.對政策適用對象不明。調研發現,有的企業認為只有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惠。實際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規定,符合財務核算健全條件并能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的企業(包括了非高新技術企業)都適用加計扣除政策。所調研的企業中有企業兼營多種行業,而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有行業負面清單的限制,這要考慮企業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減去不征稅收入和投資收益超過50%的行業是否在負面清單中。
2.對研發活動人員認定不清。調研發現,有企業對于研發活動人員的認定不清楚,有些技術人員是臨時聘請的,對于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的工資等費用如何合理核算并歸入研發費用,很難進行統一的歸類管理。
3.研發費用科目設置簡單。調研發現,有的企業只是簡單地在“管理費用”下設置“研發費用”二級科目,沒有登記研發項目名稱或編號;還有的企業設置“研發支出”,但未設置“資本化/費用化”明細科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存在重復計算問題。
4.其他費用占比較大。調研發現,有些企業認定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所占比例很高。有些企業在其他費用里設置“業務招待費”“廣告宣傳費用”等,這些費用明顯不屬于稅前全額扣除的范圍,更不用說加計扣除。
5.研發費用分配不合理。調研發現,有的企業不能準確劃分經營性支出與研發性支出,各個費用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清楚,研發費用沒有在不同研發項目之間合理分配。
6.輔助賬設置混亂。調研發現,有的企業關于研發支出輔助賬的設置比較混亂,沒有按照研發項目準確設置;還有一些企業沒有設置研發支出輔助賬,最后影響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申報工作。
(二)研發水平低
大多數企業的研發技術能力確實比較薄弱,企業資金比較缺乏,而有些中小企業本身融資渠道有限,得到的稅收優惠少,沒有太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部門,因而研發動力不足,研發水平低。
(三)企業內部管理混亂
多數企業內部管理較差,有些企業的研發部門對研發項目的信息未公開,財務人員對研發項目進展掌握不清,等到報銷相關費用時才上報,最后很可能因為無有效的憑證導致無法報銷,從而影響研發活動的正常開展。還有許多企業申報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時相關研發資料不全,如在材料整理過程中缺失關鍵的文件資料、缺失相關財務數據等。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政策實施效果的調查,發現總體上加計扣除政策還是令人滿意的,但實施效果不顯著的企業數也占據了一定的比例。因此,對于如何實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實施效果最大化,激勵企業進一步提高研發水平及創新能力,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提高企業研發能力
針對部分企業未能用足用活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建議企業做好以下工作。
1.重視研發創新。企業應當增強研發創新意識:一方面要加大企業的研發投入,避免因研發投入不足導致研發產出水平低、效率低;另一方面也要根據企業在市場中的經營狀態量力而行,避免盲目地進行研發活動,在科學穩健的研發戰略指導下,促進企業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從而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
2.完善研發管理制度。調研發現,很多企業的內部管理尤其是研發管理存在問題,這影響到企業的加計扣除申報以及企業創新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因此,建議:一是完善研發費用的立項與核算管理。企業研發部門要根據市場及企業自身情況,不斷尋找可以研發的項目,整合立項需要的信息,請董事會審批通過后,由研發部門做好日常核算工作,并把項目資料及數據信息及時報送財務部,由財務部向稅務局申報。二是保持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調研發現,很多企業對加計扣除政策不夠了解,企業必須正確理解政策規定,做到活學活用,并與相關部門保持溝通與協作。一方面,企業財務部門要及時與地方的稅務局進行溝通,對加計扣除申報需要準備的資料及程序要了解清楚,以保證順利通過稅務局審核;另一方面,研發部門應當協助財務人員將研發項目詳細化,以保證研發費用的入賬能夠科學化、規范化,從而使企業能成功獲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
(二)宣傳并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相關部門應加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宣傳以及完善工作,使得企業知道并熟悉該政策,引導低技術企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
1.宣傳政策。一方面,做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宣傳工作。合理利用網絡媒體與報紙、雜志、電視等宣傳媒介,通過開設網上信息交流平臺等方式,實現資源互享、信息互通,使更多企業知曉該政策。為企業搭建起良好的創新平臺,鼓勵企業持續進行自主創新,提高企業對研發創新的重視程度,促進企業自主開展研發活動;另一方面,做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咨詢、輔導工作。調研發現,對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很多企業了解不夠,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向企業提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咨詢、輔導等服務,如定期組織企業學習,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更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的困惑難題,使政策更好地落實下去。
2.完善政策。首先,實現研發費用歸集的明細化。只有實現研發費用歸集的明細化,才能減少稅企之間對政策存在的理解差異,達到降低企業稅務負擔的目的。其次,落實執行政策跟蹤反饋和評價工作。政府相關部門應了解并跟蹤政策的實施情況,定期開展政策的反饋和評價工作,針對有異議的研發項目,應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并為后期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做準備。最后,增強政策優惠力度。政府可以對一些中小企業給予產學研特別優惠,如對于一些研發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可以鼓勵其將一些研發項目交給相關科研機構或高校研發,這樣既有利于產學研的深度合作,又能保證研發質量。
參考文獻:
[1]?劉丁蓉.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執行效果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35-40.
[2]蔣楓,劉景榮,孔祥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效果研究——以廣西為例[J].經濟研究參考,2015(23):79-82.
[3]王珍,王金新,王健偉.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實施成效與對策——以宜昌市為例[J].財會通訊,2016(25):17-20.
[4]賀康,王運陳,張立光,萬麗梅.稅收優惠、創新產出與創新效率——基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實證檢驗[J].華東經濟管理,2020,34(1):37-48.
[5]崔也光,王京.基于我國三大經濟區的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研究[J].稅務研究,2020(2):92-98.
[6]姚維保,張翼飛,李淑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對傳統能源企業R&D的激勵效應——來自我國傳統能源上市企業面板數據實證檢驗[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5-31.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對企業創新的影響研究——以嘉興為例”(項目編號:Y201942756)階段性成果〕
(章云君,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