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川人 陳曉星 方稚淇
摘?要:?以寧波市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取相關信息,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篩選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個人性格、個體能力、創業資金、創業途徑對大學生創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整體呈現交互性分布態勢。基于此,提出建設并通過e趣籌平臺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設想。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e趣籌大學生眾籌服務平臺?創業影響因素?創業意向
一、引言
2018年,《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指出,通過打造“雙創”升級版,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大幅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提升創業帶動就業能力,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提升支撐平臺服務能力,推動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為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更充分就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1]。由此可見,國家宏觀政策給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雙創節奏”也在逐漸加快。但是大部分創業群體仍然置身于跌宕式格局,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將運用SPSS軟件對調研數據進行分析,探究影響大學群體創業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之上引入“e趣籌眾籌服務平臺”,希望能夠為大學生創業浪潮注入動力,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二、研究方法
(一)問卷設計
結合統計數據科學性、可靠性、有效性等要求,圍繞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展開,主要有個人性格、個人能力、創業資金、創業途徑[2]。為保障問卷質量,設計之初啟用試行版與運行版,試行版題項相對較多,在所在班級以及學院調研。精準回收以及整理分析后,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運行版問卷,用來集中反映創業影響因素。問卷內容除去填寫人基本情況等信息外,問卷測度項都是依據李克特量表進行評分,每個回答項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個選項,分別對應5、4、3、2、1五個分值。
(二)問卷發放方式以及數據收集
本著節約資源和成本的出發點,此次問卷在寧波市各高校就業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借助問卷星平臺廣泛發放。整個調研周期為3個月,總共投放1000份問卷,按照問卷填寫殘缺項大于2項的原則篩選出無效問卷42份,最終確定出958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95.8%。
(三)樣本誤差控制
根據統計學原理,數據調研存在一定的誤差量。為保障數據的真實有效,調查者縮減誤差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此次調查主體為寧波市在校大學生,我們通過前期組織工作與高校就業中心工作人員達成一致意見,利用在校生空余時間,分年級、分批次、分時間組織填寫調查問卷。如果發現大家在填寫過程存在一些問題,則可以及時對問卷測量項做出適應性調整,及時彌補缺陷。調研過程中也存在著一部分群體反映因客觀原因造成問卷填寫錯誤,為有效提高問卷回收率,問卷星平臺也安排有二次針對性發放。至于樣本最終呈現的準確度和可靠度,將通過數據分析軟件進行信度效度檢驗。
三、研究分析
(一)數據量表的信度、效度檢驗
基于Cronbachs?alpha系數大于0.7的判定標準,運用SPSS軟件對量表分析得出:KMO=0.917>0.7,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為0.000<0.01(見表1)。所提取的4個因子累計方差為82.663%(見表2),表明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分析。
(二)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中,所得特征值大于1且累積方差貢獻率大于等于40%,則可以列為顯著性因子。所提出的4個因子特征值都大于1,累積方差貢獻率82.663%,基本能夠在現有樣本總量上集中反映樣本的特征。由于分析過程是針對變量進行的,而在本量表中各主成分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對初始成分矩陣進行正交旋轉(見表3),用以反映量表描述程度。
通過最大方差法旋轉得出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列舉如下各因子載荷量具體分布情況(見表3)。
量表主要測量項主要反映四個主成分因子:(1)主成分因子一為個人性格,根據總方差解釋表可知其特征值是6.395,涵蓋敢于冒險、善于交際、心態調整三個指標。因此高校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加強培養以激發大學生創業活力。(2)主成分因子二為個體能力,根據總方差解釋表可知其特征值是2.354,涵蓋團隊協作能力、運作經營能力、人際關系能力三個指標。所以大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除了具備理論知識,還應注重能力的培養。(3)主成分因子三為創業資金,根據總方差解釋表可知其特征值是1.775,涵蓋家庭經濟援助、大學期間兼職收入、大學生創業貸款三個指標。在前期高校調研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創業啟動資金欠缺,這也是阻礙創業實踐的主要矛盾[3]。(4)主成分因子四為創業途徑,根據總方差解釋表可知其特征值是1.396,涵蓋網絡創業、團隊創業、概念創業三個指標,其描述的是大學生創業可能存在的幾種方式,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優先選擇項集中于網絡創業、團隊創業。
四、研究設想
(一)e趣籌平臺介紹
1.模塊簡介。本平臺針對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分為四大模塊:資金整合模塊、學習資源模塊、實習演練模塊、多平臺對接模塊,整體布局遵循相關性原則,但由于外界環境有一定的動態性變化,模塊的資源整合以及更新功能也會逐步完善。前期工作優先以解決大學生創業瓶頸期難題為導向,積極探索趨于完整的解決方案。
2.分模塊內容:(1)資金整合。大學生創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大多為前期啟動以及維系資金短缺,直接制約工作進程[4]。前期調研顯示:創業團體吸收持續性投入資金居少數,除非創業想法、方式以及收益在投資人眼里具有遞增性收益趨勢,否則很多都因資金鏈短缺而停滯。針對這一問題,e趣籌平臺依托高校就業服務中心資源,與各類型企業商討協商爭取達成合作意向。(2)學習資源。理論源于實踐,也用于指導實踐。創業之前,一定的領域知識需要定量學習,比如政策方面、經濟方面、金融方面、相關行業方面、人際交往方面、技術方面等。e趣籌平臺會同步開啟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系列欄目,及時上傳學習資源,供創業者研讀與閱覽。此模塊還需要有資源篩選組,涉及一定量的人員投入,主要工作是提煉重點,像國家政策、最新研究成果等對外發布整體性較強。為節?約時間,凝練性上傳也是要求之一。(3)實習演練。由于各高校教學安排的不同,大學生群體最適合實踐鍛煉的周期集中分布于寒暑假期間。e趣籌平臺為了最大化的提高創業人的實操能力和社會經驗,將廣泛搜集信息源,整合周邊高校、企業以及優質人力資源公司的實習信息,介紹給意向人員。一定的社會鍛煉對于創業人洞察市場前景、發現市場需求以及規劃創業路徑等具有戰略意義。(4)多平臺對接。當下求職創業渠道與途徑有很多,像58同城、智聯招聘、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e趣籌平臺設想是:爭取在其他平臺上建設校園專欄,將目標群集約化,以至于更好的服務于大學生群體。當然其開設的前提不僅對強大的信息庫有考量,而且需要多層次協商以及支持[5]。
(二)建設e趣籌平臺主要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1.運營成本問題。從描述的該平臺發展方向,要想解決好,亟須投入資本支持。我們創設小組基本也以在校生小組組成,還有一些指導老師。創設之處第一個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該如何解決?現階段考量主要是申請創業補貼、學校支持以及拉贊助等,項目啟動前這塊問題必須解決。
2.技術問題。無論是e趣籌平臺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的開發還是學習資源的獲取以及日常維護都需要技術人才,而人才的選聘不單單是單方行動,薪資待遇、工作環境、發展前景等都是應聘者內心的標尺。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在高校中尋覓,方式多樣:講座形式、招聘會形式又或者是晚會形式等。
3.人員問題。e趣籌平臺建設初期搭載的四個模塊對人員匹配提出了挑戰,?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調度問題。采取方式可以是招募實習人員、高校創業園等,問題相對棘手,做出的最壞打算?是創設團隊包攬。但此種方法的可行性與持續性效度較低。
4.對接問題。文中提到的多平臺對接涉及復雜的社會學以及人際溝通,企業是以營利為根本目的,如何實現效益最大化既是目標也是導向。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完備的前期市場調研,發現市場需求以及企業面臨的瓶頸問題,同時還是要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單位的作用。
四、研究結論
本文以寧波市高校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星平臺發放問卷獲取相應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求影響大學生參與創業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個人性格、個體能力、創業資金、創業途徑四因素對大學生創業群體存在顯著影響;敢于冒險、善于交際和心態良好是激發大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團隊協作能力、運作經營能力和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保障;家庭經濟援助、大學期間兼職收入、大學生創業貸款是影響創業的關鍵;網絡創業、團隊創業則是當前大學生創業的首選途徑。針對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短板,提出建設e趣籌平臺的設想,期望通過e趣籌平臺以多種方式演練磨煉大學生的意志,提高個體創業能力,為大學生順利走上創業之路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_5325472.htm,2018-09-26.
[2]廖藏宜,閆俊,許曉明.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8(3):44-53.
[3]陳云.創業政策對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關系研究——以杭州市為例[D].杭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2.
[4]王美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8,(03):34-38.
[5]陳昀,賀遠瓊.創業認知研究現狀探析與未來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2,34(12):12-19.
〔本文系2019年國家級與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S201910876041);“2020年度浙江萬里學院科研創新團隊項目”研究成果〕
(周川人、陳曉星、方稚淇,浙江萬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