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文獻研究和數據分析,利用籌資來源法和衛生費用評價方法,全面分析江西省衛生籌資水平結構及趨勢。研究發現,江西省衛生籌資總額呈現增長的趨勢且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增長質量不高且其結構與3:4:3的合理結構仍存較大差距,衛生消費彈性系數較大且波動較大,存在居民衛生支出負擔加重現象等。進一步提高江西省衛生籌資水平,優化籌資結構,需要提高衛生籌資總額質量,擴大衛生籌資渠道,大力發展省內經濟,開源節流增收減支。
關鍵詞:?衛生籌資水平?衛生消費彈性系數?衛生支出?江西
衛生籌資水平不僅是政府制定衛生政策的重要依據,還是評價衛生資源配置是否公平和居民疾病負擔水平的主要標準。江西省雖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對于不同階層的人群,他們的衛生投入和費用差異巨大,衛生服務的公平性未能得到充分體現。隨著江西省健康事業的逐步發展,衛生籌資水平是否合理、衛生籌資總額增速與經濟增速是否相匹配等問題都值得且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資料來源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中江西省衛生籌資水平主要指標包括衛生籌資總額、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衛生籌資構成及其變化趨勢、衛生消費彈性系數以及居民個人衛生支出評價指標。其中衛生籌資構成包括個人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和政府衛生支出。各省市衛生籌資總額和地區生產總值以及江西省城鄉居民收入等數據來源于《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和《江西統計年鑒》。
(二)研究方法
通過籌資來源法分析江西省衛生籌資總額,主要對江西省衛生籌資規模和結構進行研究,并和全國平均水平、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以及相鄰省份安徽省和福建省的籌資情況進行比較分析。部分重點評價指標如下:
年平均增速=每年的增長速度之和/計算期
衛生消費彈性系數=衛生籌資總額增長速度/GDP增長速度
居民負擔衡量指標:人均個人衛生支出/人均消費性支出
居民支付能力衡量指標:人均個人衛生支出/人均純收入
其中:計算期為5年;人均個人衛生支出為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的醫療保健支出;人均純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性支出
使用Excel2010錄入相關數據,計算2013-2017年江西省衛生籌資增長速度、構成比、平均值、衛生消費彈性系數等指標,具體分析江西省衛生籌資水平結構和趨勢。
二、結果
(一)衛生籌資分析
1.衛生籌資規模分析。2013-2017年中,江西省衛生籌資總額由738.09億元增至1256.22億元,年平均增速為14.23%;人均衛生總費用從1632.17元增至2717.89元,年平均增速為13.61%;地區生產總值GDP從14410億元增至20006億元,年平均增速為8.56%,低于衛生籌資總額和人均衛生總費用年平均增速。自2013年以來衛生籌資總額占GDP的比重都高于5%,且一直呈穩步增長的趨勢,在2107年達到6.03%。見表1。
2.衛生籌資構成分析。在2013-2017年,政府衛生支出總額由325.75億元增至497.86億元,年平均增速為13.19%;社會衛生支出由191.81億元增至419.88億元,年平均增速為19.34%;個人衛生支出由220.53億元增至338.48億元,年平均增速為9.71%。觀察這五年間的衛生支出構成比變動情況,發現政府衛生支出占比基本保持在40%左右浮動;社會衛生支出的占比持續呈上升趨勢,由26%漲至33.42%;個人衛生支出的占比則持續呈下降趨勢,從29.90%降至26.94%。見表2。
(二)與全國部分地區衛生籌資情況比較
1.衛生籌資水平。以2017年為例,江西省衛生籌資總額最低(1256.22億元),不僅遠低于最高的北京市(2193.80億元),且低于相鄰的安徽?。?812.24億元)和福建省(1407.52億元);江西省人均衛生總費用也是最低(2717.89元),遠低于北京市(10106.42元),且與全國平均水平(3783.83元)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江西省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6.03)僅高于福建省(4.3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36)。見表3。
2.衛生籌資結構。應“十三五”醫改規劃要求,在2017年大多數省市都已實現將個人衛生支出占比降至30%以下。在所選取的省市中,江西省個人衛生支出占比(26.9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8.77%),僅高于所選取省市樣本中的安徽省(29.36%)。雖然江西省這五年來社會衛生支出總額逐年增加且其占衛生籌資總額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然而2017年江西省的社會衛生支出占衛生籌資總額的比重(33.42%),同理想社會支出占比40%比重還相差一定的距離,且與所選取的省市相比其所占比重最小,遠低于北京市(60.51%)及上海市(57.95%),同時也小于相鄰省份安徽省(37.27%)和福建省(45.21%)的社會衛生支出占比,與全國的水平(42.32%)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見表3。
(三)衛生消費彈性系數
衛生彈性系數是衡量衛生籌資總額相對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速是否協調的重要指標。根據2013-2017年的可比價格計算,江西省年均衛生消費彈性系數為1.61,大于全國范圍的1.57,這就說明每增長1%的GDP,增長1.61%的衛生籌資總額。在2017年,江西省的衛生彈性系數為1.86,遠大于2017年全國1.23的衛生彈性系數。從總體上看,江西省這五年衛生彈性系數增長較快,衛生籌資總額的增長速度都大于GDP的增長速度;衛生彈性系數波動較大,在這期間呈波浪式變動,衛生消費彈性系數由2013年低于全國水平的狀態轉變為2017年高于全國水平的狀態。見表4。
(四)城鄉居民個人衛生支出評價指標
總體而言,,江西省城鎮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人均純收入與其占人均消費性支出的比重變化不大,呈上升趨勢,前者2017年相對于2013年增幅為0.52%,后者的增幅為0.61%。而農村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人均純收入與其占人均消費性支出的比重變化卻不相同,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基本呈上升趨勢,增幅為8.53%,占人均消費性支出比重呈U字型變化,最終相比于2013年的比重,2017年出現下降0.78%的現象。見表5。
三、討論
(一)衛生籌資總額增長質量不高
數據表明,這五年江西省GDP每年的增速都高于全國,衛生籌資總額也呈增長的趨勢,其年均增速為13.80%略高于全國年均增速13.35%,在衛生事業上前進了一大步。然而觀察發現,2017年江西省的人均衛生費用(2717.89元)明顯低于相鄰省份安徽?。?897.37元)和福建?。?598.89元),與北京市(10106.42元)和上海市(8630.3元)相比更是相差甚遠,甚至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3783.83元),這說明江西省人均衛生總費用水平仍較低,增長質量不高。
(二)衛生籌資結構不合理
雖然這五年江西省的衛生籌資結構一直在優化,然而籌資結構仍然不合理。2017年全國籌資結構平均水平基本按照3:4:3模式進行配置,而江西省政府、社會和個人衛生支出的占比分別為39.63%、33.42%和26.94%,這與3:4:3結構仍有較大差距。衛生籌資構成比與其他省市相比江西省政府衛生支出占比最高,將近40%,社會衛生支出比例與其他省相比卻較低,可以看出江西省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拉動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社會衛生籌資體系尚未健全。
(三)衛生消費彈性系數較大
雖然江西省的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和人均衛生總費用水平不高,然而GDP和衛生籌資總額都保持了較高速的增長趨勢。除2013年和2016年外,這五年間衛生彈性系數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7年更是高達1.86,遠高于同期全國衛生彈性系數(1.23)。在2017年,江西省衛生總費用的增速(15.19%)已接近于GDP增速(8.14%)的兩倍。這一方面說明江西省衛生事業發展的勢頭良好,另一方面對財政會造成相對沉重的壓力。
(四)居民衛生支出負擔加重
在這五年間,江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個人衛生支出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增幅為0.52%,農村居民人均個人衛生支出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增幅為8.53%,這表明居民的衛生支出已變成越來越沉重的壓力。對城鎮居民而言,人均消費性支出中醫療保健支出的比重增加了0.61%。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看起來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中醫療保健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其人均個人衛生支出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增幅巨大,這對于農村居民而言,其衛生支出負擔并沒有減輕。
四、建議
(一)提高衛生籌資總額質量
首先,江西省應根據各行業特點,引進高質量勞動力,以質量平衡數量;其次,應積極推動并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輸出,以控制部分縣市的人口增長;最后,還應完善衛生資金使用策略。一方面應當改革支付方式和規范醫療行為,另一方面也應當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營管理。在提高衛生籌資總額增長速度的同時注重衛生籌資總額增長的質量,提高江西省人均衛生總費用的水平。
(二)擴大衛生籌資渠道
隨著居民對醫療多樣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將使得個人衛生支出出現增長的趨勢。如果想保持個人衛生支出所占比重下降,那么江西省的社會衛生支出則要保持更快地增長勢頭。同時,也應逐步降低政府衛生支出所占比例,使江西省衛生籌資結構更趨近于3:4:3的合理比例。為提高社會衛生支出所占比例,應大力發揮商業健康保險的優勢,既要滿足公眾多元化的衛生需求,也要不斷地優化江西省衛生籌資結構,避免因調整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結構而導致個人衛生支出或政府衛生支出比例過高的情況出現。
(三)大力發展省內經濟
衛生籌資總額增長速度應與GDP增長速度協調發展。針對近年來江西省GDP增速下降的趨勢,應大力發展省內經濟。為加強消費在省市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江西省政府應當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社會消費的體制,還可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不僅能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還能加強該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除此之外,江西省政府應大力支持企業發展老年產業,使老年人也能成為該省經濟發展貢獻者的重要一員,進而提高經濟的增長速度,同時減輕江西省政府財政壓力。
(四)開源節流增收減支
一方面,要鼓勵大企業進入江西省內的基礎上還應當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省內居民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以增加江西省內城鄉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在一些偏遠地區,出現醫藥價格坐地起價的現象,建議省發改委下文,對藥品配送價格管理制定統一政策,公示藥品的統一銷售價格、增設網絡平臺以供群眾監督或投訴,對藥價虛高的醫院及相關醫生處以罰款,從根本上上解決藥品坐地起價問題,達到管控藥品價格的目的,降低醫療保健支出費用,從而減輕居民的衛生支出壓力。
參考文獻:
[1]周明華,馮毅.貴州省衛生總費用籌資水平及結構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9,32(10):34-37.
[2]馬原,楊練,賈建勛,熊開舉,黃詩堯,魏涵,孫群.2002-2016年四川省衛生總費用籌資、流向特征及變化趨勢分析[J].重慶醫學,2019,48(14):2500-2503.
[3]張倩.人口質量、代際扶持與居民家庭消費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19.
[4]莫丹.2011-2015年廣西地級市衛生總費用核算研究[D].廣西醫科大學,2017.
[5]梁佩佩,韓雪梅,聶丹,季韶榮,王增幅,吳艷倩.甘肅省2000—2013年衛生總費用籌集水平和結構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7,34(02):177-180.
[6]康茜茜,段利忠,趙星,李杰,牧原,孫巧巧,盧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后山東省衛生總費用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6,29(10):18-20.
[7]滿曉瑋,蔣艷,趙麗穎,周宇瓊,房耘耘.北京市醫改三年衛生總費用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3,6(11):55-59.
[8]楊軍.關于加強政府衛生投入與控制醫藥費用的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23(06):115-117.
[9]羅志紅,孟召博.江西省醫療衛生資源非均衡配置的實證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4(01):53-56.
〔本文系2020年度江西省研究生創新專項資金項目省級立項項目“江西省醫療衛生領域PPP項目績效評價研究”(項目編號:YC2020-S504)階段性成果〕
〔劉璐,東華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