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在衢州市柯城區荷花街道新荷社區,有一堵“六尺巷”紀念墻,紀念墻的造型從剛開始的水泥墻、赤膊墻,到沒有柵欄,展示的是社區由封閉到開放的過程。
原先的新荷小區是個30年的老舊小區,包含荷花小區、三中宿舍、六聯小區、烏引宿舍4個小區,存在“小區里有小區”的情況,小區間建有圍墻,各區塊的居民各走各的道,各進各的門,影響出行也非常不美觀。
2020年9月底,荷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向居民發放意見征集表,讓居民反映需要解決的身邊難題。家住新荷社區的張阿姨來到聯絡站,反映了這一問題。
聯絡站接到張阿姨的訴求后,邀請區有關部門、街道干部、居民代表,召開議事會。經過四輪議事,最終達成共識,決定把4個老小區之間的圍墻打掉,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提升綠化、拓寬道路、增加停車位。并在施工過程中,邀請代表、居民現場監督。
經過努力,一共拆除圍墻910米,提升綠化面積2900平方米,新增停車位50余個,將原來的4個老舊小區合并成一個新的新荷小區,成為全市首個老舊小區拆墻透綠的樣板,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近年來,柯城區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聚焦“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緊緊圍繞“要把代表聯絡站建得越來越實,把代表作用發揮得越來越好,把這塊金字招牌擦得越來越亮,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標桿”的要求,積極打造代表聯絡站“升級版”,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和寶貴經驗。
為進一步將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好、作用發揮好,柯城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并出臺《關于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聯絡站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四個好”總目標、“四個六”新標準和四項保障措施。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建立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代表聯絡站工作的指導以及規范化、常態化運行的督促檢查。組織拍攝建好用好代表聯絡站的專題宣傳片,用鏡頭生動展現了代表聯絡站在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幫助農村道路硬化等方面的感人故事。
按照“就近就便、合理編組”的原則,將轄區700余名全國、省、市、區、鄉(鎮)五級人大代表全部編入18個鄉鎮(街道)代表聯絡站。代表聯絡站全面實行每日一接待、每周一梳理、每月一活動、每年一評議的運行機制;人大代表履職實行每周一入格、每月一議事、每年一建議、每屆一述職。創設區、鄉鎮(街道)兩級黨政領導進人大代表聯絡站接待代表群眾公開制度,健全社情民意分級分類處理機制,完善意見建議匯總、梳理、交辦、督查流程。定期對鄉鎮(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指導,開展聯絡站運行情況“互看互學互評”。
2021年以來,以全省人大數字化改革工作為契機,在配合衢州市人大推進“主”字型人大代表履職系統建設的基礎上,突出密切“兩個聯系”根本定位,積極謀劃推進智慧人大“四好”代表聯絡站系統建設(實體+網上+掌上),推動代表聯絡站工作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