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馬廣生,李鵬飛 (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
工程屋面是房屋建筑的分部工程,所有構造設計需要有隔汽、通風防潮、保溫隔熱、防水等,除了通風系統的進排氣、排煙、太陽能、風能、消防用水、生活用水、醫藥用水、亮化工程照明配電系統、電梯機房、配電房等應用功能外,還要具有社會性,體現民族風格、民族文化、民族特點、時代風格、藝術造型,體現地方風格、民族風格、時代風格與地標性等;有的特殊建筑,還應具備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因此,屋面工程的設計是建筑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多功能性屋面的許多細部構造做法必須精心設計和優化。
本文以肥西縣人民醫院二期工程病房樓多功能性屋面做法設計為例,針對優化設計多功能性建筑工程屋面作簡要介紹。
2.1.1 概況
肥西縣人民醫院二期工程病房樓,地下一層,地上22層,建筑總高度98.6米,建筑面積12萬m,設有2400個床位,單層面積約54000m,屋面面積5445m。
2.1.2 建設單位要求
根據醫院的特點和綠色建筑設計要求,建設單位對屋面設計提出的基本要求:
①符合醫院項目設計的相關規定;
②可以利用太陽能、風能,設置消防箱和消防管道、生活水箱和生活用水管道、醫藥用水水箱和供水管道、太陽能熱水水箱和給水管道、亮化工程及照明配電系統等,還要具有柔和顏色的面層裝飾與色調搭配等。
2.1.3 屋面細部構造做法優化設計
①屋面局部結構承載力設計
屋面結構設計充分考慮不同部位的荷載。設置消防箱、生活水箱、醫藥用水水箱、太陽能熱水水箱均為12t,分布在不同部位。傳統的做法是設計鋼筋混凝土水箱梁基礎,其弊端是在屋面上設置縱橫的反梁影響屋面排水功能。而本工程的水箱、設備和管道基礎全部采用鋼結構架空,既可以作為基礎,又不影響屋面排水,其支座設置在剪力墻和框架柱上,無需增加結構梁板的承載能力,BIM模型渲染三維大樣如圖1所示。

圖1 屋面水箱鋼結構架空基礎
②其余屋面結構承載力設計
綜合考慮屋面所增加的荷載,其承載力設計為5500kN/m。
③太陽能基礎優化設計
太陽能基礎縱橫間距3000mm方可滿足。傳統的設計做法是在屋面結構現澆混凝土時預留長寬均為200mm高度不小于400mm的混凝土墩臺,數量應為826個。管道支架基礎280個,總計1106個,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本設計采用后植DN200的鍍鋅鋼管作為基礎,如屋面太陽能支架基礎和管道后植支架基礎剖面圖(圖2)所示。

圖2 太陽能(管道)后植支架基礎剖面圖
④屋面排氣塔優化設計
屋面設計有排氣塔120個,傳統的做法依據圖集(XXXX)應設計高于屋面女兒墻200mm,總高度約2300mm,需要對屋面局部結構承載力增大,給施工帶來難度。本工程采用低塔高排管設計,如:低塔高排管剖面圖(圖3)所示。

圖3 低塔高排管剖面圖
⑤屋面雨水口優化設計
一般的建筑結構柱需要與屋面女兒墻等高,女兒墻的厚度大多為200mm以下,而結構柱的截面尺寸一般為600×600mm。女兒墻內側應設計天溝,為了使天溝順直避免轉彎,天溝中心線需要設計據女兒墻內側至少600mm。傳統的設計是將雨水口設計在天溝中心線上,排水管一般是固定在下層的墻與柱的轉角處,以免影響美觀,更便于隱蔽。因此,雨水口就距離豎向排水管至少水平距離400mm,如果在下層設置排水管彎頭,一是影響非吊頂的頂層美觀,二是彎頭容易漏水。本工程采用在屋面天溝設置側排水暗道,既不影響排水,也不影響屋面使用功能。如屋面側排水口立面圖(圖4)剖面圖(圖 5)所示。

圖4 屋面側排水口立面圖

圖5 屋面側排水口剖面圖
⑥女兒墻內側裝飾優化設計
多功能性屋面是經常上人的,女兒墻高度一般不低于2200mm,而且需要裝飾內側。傳統的做法設計是將女兒墻內側和結構柱內側干掛金屬板飾面,飾面板隨著結構柱和女兒墻等厚度安裝,使女兒墻與結構柱水平投影形成凹凸狀,如傳統做法女兒墻水平投影圖(圖6)所示。

圖6 傳統做法的女兒墻水平投影圖
此做法設計的弊端是增加了女兒墻內側許多陰陽角,陽角容易破壞,陰角容易積存垃圾,施工難度也較大。本工程的設計做法是按照結構柱內側與女兒墻內側裝飾成一個平面,如:女兒墻水平投影圖(圖7)、女兒墻內側立面圖(圖 8)所示。

圖7 女兒墻水平投影圖

圖8 女兒墻內側立面圖
⑦屋面通道優化設計
由于是多功能性屋面,工作人員經常維護設備和操作設備運行,通道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屋面縱橫管道較多,一般有距屋面300~1000mm和2000mm以上的。傳統的做法設計是在低于1000mm的各種管道處砌筑踏步,其弊端一是增加樓面荷載,二是影響屋面排水,三是施工難度增大。本工程做法設計是全部為鋼跨梯,就不免了上述弊端,如鋼跨梯立面圖(圖9)所示。

圖9 鋼跨梯立面圖
⑧屋面面層和溫度伸縮縫做法優化設計
當屋面采用塊材飾面時,傳統的做法是按照各種設備基礎、管道支架基礎、出屋面構造等排版,當排版很難時便將各種塊材進行切割鑲貼,由于屋面上述細部構造多大千余,導致塊材切割數量達25%,增加費人工多大30%。十分浪費,成本增大。
本工程的做法設計是,人員通道處采用單獨鑲貼,將各種基礎連線部分全部粘貼防火型耐久人造草皮,寬200~300mm,其余鑲貼塊材。此做法一是避免了大量裁割塊材,二是將伸縮縫進行了隱蔽。既節約了材料、還節約了人工,避免了伸縮縫密封膠過早老化。如屋面飾面水平投影圖(圖10)所示。

圖10 屋面飾面水平投影圖
⑨建立BIM模型優化設計
由于屋面設備太多,結構與裝飾、土建與安裝、專業與專業內容太多,必須先建立BIM模型,把碰撞問題全部解決,尤其是要根據BIM模型安排施工順序,從而確保工程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對多功能性屋面進行做法創新、優化設計,是滿足其使用功能的好辦法,可以節約材料、人工,提高工效、確保質量,尤其是細部構造做法設計,必須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建立BIM模型,把各種碰撞消除在屋面設計圖批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