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峰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河南 焦作 454000)
COPD為臨床呼吸系統常見病,病情易反復發作和病程長為其主要特點[1-2],臨床將COPD分為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穩定期患者可回歸家庭生活,但因缺乏專業人員督導,部分患者遵醫行為差,易導致病情進展,再入院率較高[3]。因此,臨床應加強護理干預,促進COPD穩定期患者保持良好遵醫行為,降低再入院率。現有研究表明[4],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將醫院、社區和家庭三者有機結合運用于病患者,能達到共同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目的。本研究嘗試將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應用于COPD穩定期患者,通過科學、全面的評價指標考察,以明確其在COPD穩定期治療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治療的COPD穩定期患者91例,依照入院時間不同分為對照組(n=43,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入院)和研究組(n=48,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入院)。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42~74歲,平均(58.67±6.53)歲;病程3~9個月,平均(6.13±1.02)個月;體質量49~78 kg,平均(62.78±5.87)kg。研究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41~75歲,平均(57.94±6.87)歲;病程2~10個月,平均(5.84±1.14)個月;體質量48~77 kg,平均(61.34±6.13)kg。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體質量等基礎資料上均衡可比(P>0.05)。
1.2 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COPD相關診斷標準[5];(2)疾病均處于穩定期;(3)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精神障礙性疾病;(2)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感染;(3)合并惡性腫瘤;(4)語言、肢體溝通障礙者。
1.3 方法 兩組行控制感染、舒張氣道等基礎治療。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出院時囑患者遵醫用藥,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發生不適及時就診,常規門診復診,每2周電話隨訪1次。
1.3.2 研究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組建干預小組。(1)醫院護理:患者病情進入穩定期后,由護理人員協助患者辦理相關出院手續,并進行延續性護理模式相關準備工作,由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醫院-社區-家庭聯動個人護理檔案,出院前告知患者COPD穩定期疾病相關知識及居家護理注意事項,為其選擇正規且距離住所較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社區護理人員交接患者基本資料。(2)社區護理:社區醫護人員將患者基本信息錄入社區醫院檔案,社區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時間,制定詳細電話隨訪及登門隨訪時間,不斷追蹤指導患者康復進程,并調查其用藥情況,及時掌握患者病情,社區醫護人員每季度針對COPD穩定期患者進行1次體檢,根據體檢過程中出現頻率較高問題,組織開展社區COPD穩定期健康知識講座,鼓勵病友間互相交流經驗,每周電話隨訪1次,每月至少上門隨訪1次。(3)由社區護士指導家屬進行家庭護理:①家屬多陪伴患者保持良好溝通,重視患者心理狀況變化,家屬可組織家庭戶外活動或患者感興趣日常活動,促進患者保持良好情緒;②屬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及飲食喜好為其制作營養餐,減少辛辣油膩飲食;③居住環境盡量保持每日2 h通風狀態,家屬可陪同患者進行飯后散步、爬山等運動,以增強患者體質。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遵醫行為 由堅持服藥、適當鍛煉、合理飲食、保持心情愉悅4項內容評定患者遵醫行為。其中3個月內能夠堅持以上4項者為完全遵醫;能夠堅持≥2項者為部分遵醫;≤1項者為不遵醫。遵醫率=(完全遵醫+部分遵醫)例數/總例數×100%。(2)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兩組CAT問卷評分、再入院率比較,CAT問卷包括8個常見臨床問題,分值范圍0~40分,得分越高臨床癥狀越嚴重,生活質量越差。(3)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該量表分值范圍為19~95分。<35分為非常不滿意,35~69分為不滿意,70~76分為一般滿意,77~85分為滿意,≥86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遵醫行為 研究組遵醫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遵醫行為比較(n,%)
2.2 CAT評分與再入院率 干預前兩組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研究組CAT評分低于對照組,3個月內研究組再入院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CAT評分與再入院率比較
2.3 護理工作滿意度 研究組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n,%)
COPD為我國中老年高發肺部器質性疾病,隨著社會發展、工業化結構及生活習慣變化,COPD發生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疾病可反復發作并呈進行性加重,給予有效護理干預,提高患者遵醫行為,對控制疾病發展,避免疾病反復發作至關重要[6]。
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將護理重心轉移至家庭、社區,構建多維延續護理模式,給予患者連續性護理服務,有助于醫學、社區和家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提高護理質量[7-8]。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遵醫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可提高COPD穩定期患者遵醫行為。本研究通過醫院指導、社區服務、家屬參與,可督促患者遵醫用藥,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健康飲食及良好居住環境,并由家屬陪同患者進行飯后散步、爬山等運動,可加強患者肢體及心肺功能鍛煉,促進患者保持良好健康行為。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研究組CAT評分低于對照組,3個月內研究組再入院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可促進COPD穩定期患者病情恢復,降低患者再入院率。究其原因,COPD穩定期患者病情平穩后回歸家庭,脫離醫院的規范護理干預,長時間處于護理空白狀況,該階段為疾病恢復黃金時期,于此階段實施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延續性護理服務,可達到良好鞏固作用,有助于控制病情進展,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此外,研究組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于院內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出院時與社區護理人員交接患者基本資料,可避免院外護理工作中斷,由社區護士指導家屬進行家庭護理,為患者提供良好護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
綜上所述,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模式可提高COPD穩定期患者遵醫行為,有效控制其病情進展,降低再入院率,且護理工作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