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 昌覃鷗


本刊訊 1月29日,2021年全區教育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會議總結了“十三五”期間及2020年全區教育工作,分析研判教育形勢,研究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
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我區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的時期。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部署,始終把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推動我區教育事業在爬坡過坎中實現跨越發展。一是教育資源大幅增加。新建學校1 500所,實現公辦幼兒園鄉鎮全覆蓋,義務教育超大班額全面消除,建成25所高校的新校區,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增長近40%,南寧教育園區初具規模,桂林高校聚集區建設穩步推進,“兩極帶動,多點突破”的高等教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二是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實現示范性普通高中縣縣全覆蓋;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獎獲獎數居全國前列;新增的23個本科專業點通過了國家醫學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66個;“雙一流”建設、“部區合建”的廣西大學發展成效明顯,有14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數量比“十二五”末增加10個。三是教育普及化程度實現歷史性跨越。2020年,廣西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1%、96%、91%、47.9%,分別比2015年提高16.3、3、3.7、17.1個百分點。其中,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同時縮小了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實現了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的目標任務,“上學難”問題根本緩解,“十三五”規劃目標全面完成,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經過8年的努力,全區111個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這是廣西繼完成“兩基”攻堅后創造的又一個里程碑,標志著廣西教育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會議強調,全區教育系統要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宏觀形勢,深刻認識國家特別是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加快實現“三個轉變”。一要加快教育發展方式轉變。從以規模擴張和空間拓展為特征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為以提高質量和優化結構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各級各類教育質量。二要加快育人方式轉變。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三要加快教育評價方式轉變。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解決教育評價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會議指出,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起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式開啟,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區教育系統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標準、政治要求落實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各方面,使教育系統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在廣大學生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持毫不放松地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做好重大輿情事件防范處置。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是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統籌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解決“城鎮擠、農村弱”的問題。繼續緊盯控輟保學,確保動態“清零”成果持續鞏固。持續推進健康廣西行動·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深入實施學校美育改革,全面加強勞動教育和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大力開展課后服務工作。加強特殊群體關愛教育。扎實做好語言文字工作。
三是發揮人力資源優勢,著力提升教育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著力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深入實施高校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強一流本科專業和課程建設,加快高校“雙一流”建設。實施新時代廣西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建設南寧教育園區。推動獨立學院轉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繼續擴大教育開放合作。
四是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努力破解我區教育改革發展堵點難點痛點。貫徹落實好我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穩步推進我區高考綜合改革,支持民辦教育規范發展。
五是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強教育高質量發展第一資源。著力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大力振興教師教育,持續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持續狠抓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努力推動中小學教師減負落地見效。
六是推進保障能力建設,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健全教育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確保各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進一步完善教育培養成本分擔機制,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切實提高教育經費使用績效。加快推進全區教育網建設,補齊中小學信息化教學環境短板,著力提升我區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進一步完善教育督導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強化對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確保中央和自治區教育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會議要求,各地各學校牢固樹立“起步就要加速、開局就要爭先”的責任感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精細管理,踐行一線規則,強化協同協作,守牢安全底線,以擔當實干精神推動今年各項工作部署落地見效。
南寧市教育局、來賓市教育局、玉林市博白縣教育局、貴港市覃塘區教育局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等6個單位在會上做了交流發言。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教育廳領導班子及有關處室負責同志,各駐邕高校主要負責人,各設區市教育局局長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設區市、各縣(市、區)教育局,各區直中職學校和南寧市外各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責編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