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文

本刊訊 2月2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春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提出,2021年春季學期,教育部將指導各地重點推進八方面的工作,包括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著力強化學生作業管理、切實提高課后服務水平、開展控輟保學專項行動、確保手機管理落實見效、持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視校園安全管理、嚴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
發布會提出,新學期開學后,各地各校要認真落實前不久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的要求,細化管理措施。學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工作,把手機管理的具體要求提前告知每個家庭、每個學生,爭取理解與支持。同時,要準備好必要的手機統一保管裝置。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日常監督,確保有關要求全面落實到位。希望廣大家長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督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發布會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核心任務,聚精會神抓教育教學工作。省級教育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分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市縣教育部門要強化教育教學工作指導;中小學校要精準分析學情,科學制定教學計劃,確保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鼓勵教師積極學習借鑒國家和地方平臺提供的優質教學案例,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發布會重申,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各地各校要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鼓勵布置分層次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注重設計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作業、綜合性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針對公眾普遍關注的校外培訓機構過熱、超前超標培訓、收費居高不下、“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教育部提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堅持依法治理、標本兼治,從嚴審批培訓機構,強化培訓內容監管,規范培訓服務行為,積極推廣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校外培訓負擔,維護家長合法權益。
發布會強調,2021年春季學期是“十四五”的第一個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著力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深入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大力營造基礎教育良好生態,為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