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紅婷 崔燦 曾艷 張月 李小慶 冉杰
摘? 要: 蝦拉沱村將藏漢文化及其它文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成為甘孜州鄉村旅港的新亮點,但存在旅游服務人員專業技能及知識薄弱、當地旅游從業者培訓工作滯后等阻礙旅游業務正常開展的瓶頸。基于此,通過隨機對當地旅游從業者進行調查訪談,了解旅游從業者的培訓需求,針對性提出線上聯動、線下完善培訓機制、加強與高校合作等對策
關鍵詞: 鄉村旅游從業者? 業務素質能力? 蝦拉沱村
鄉村旅游是我國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而隨著行業發展變化和游客需求的多樣化,它要求旅游從業者朝著更為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蝦拉沱村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這里是一個美麗的村子,這里除了有“康北糧倉”和“良種基地”的美稱外,也被稱作“紅軍村”。長期以來,蝦拉沱村一直努力將藏漢文化及其它文化結合在一起,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成為甘孜州鄉村旅港的新亮點。該村旅游發展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的競爭中,因其從業者專業水平和能力遇到了瓶頸。旅游從業者的培訓存在缺乏需求調查分析、培訓內容與從業者意愿和需求不符、缺乏培訓考核評估機制等問題。基于此,通過隨機對當地旅游從業者進行調查訪談,了解旅游從業者的培訓需求,針對性提出線上聯動、線下完善培訓機制、高校合作等對策,同時為其他地區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爐霍縣蝦拉沱村旅游從業者現狀
(一)缺乏高素質鄉村旅游人才
爐霍縣蝦拉沱村總人口525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03人,其中從事鄉村旅游的人才更是寥寥無幾,大部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旅游專業教育,知識層次較低,有的甚至不會說普通話。除此之外,從業者對當地的鄉土文化知之甚少,講解內容乏味致使不少帶著濃厚求知欲望的旅游者滿懷期望而來帶著失望回去。現有的鄉村旅游經營管理者,在質量和數量上都不能滿足蝦拉沱村旅游對專業性人才的需要。因此,蝦拉沱村急需高素質鄉村旅游人才,促進鄉村旅游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保證鄉村旅游健康發展。
(二)旅游服務人員專業技能及知識薄弱
從前期的調研情況來看,大多數旅游從業者普遍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即使有部分的培訓,也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培訓體制,培訓不全面。由于從業者的不專業,給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這些都導致了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的低下,長期的農村生活使這些旅游從業者難以形成體制化服務,因而他們在服務的過程中服務意識弱,工作比較被動,旅游服務人員專業技能及知識薄弱,缺少專業旅游人才。
(三)當地旅游從業者培訓工作滯后
從收集的數據來看,目前爐霍縣各旅游企業對于員工培訓的次數較少,培訓內容多為消防和安全等方面的培訓,而對有關旅游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相對較少。因此很多旅游相關從事員工得不到一些外來專業知識,導致整個行業人才培訓工作缺乏基礎和動力,致使旅游人才資源開發程度不高。由于缺乏有效和專業的培訓,導致很多基層員工不能發現自身潛在能力,素質長期得不到提高,對工作的積極性也較低。由此可見,蝦拉沱村旅游行業對旅游人才教育培訓的需求量較大,且崗位專業技能培訓的需求遠高于其他項目的培訓。
(四)鄉村旅游與相關高校合作未達到預期效果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變化和調整,高校培訓已經成為培養鄉村旅游從業人才的主要手段。依靠高校作為鄉村旅游從業者培訓的媒介,不但可以提高從業者的專業技術素養和綜合能力素質,更能夠為鄉村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盡管高校培訓對鄉村旅游從業者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仍遠遠未達到培訓體系建設的層面。
二、爐霍縣蝦拉沱村旅游行業對于鄉村旅游從業者的需求趨勢分析
(一)高素質從業者需求明顯
根據調查所得結果顯示,爐霍縣擁有天然絕色美景,頗受旅游者的喜愛,有極大的空間發展旅游業。但由于地理原因,該地暫時沒有普遍發展旅游業,因此也未曾培訓出很多具有較高素質的鄉村旅游從業者。在該地區可以發現有外來旅游者,但也可以發現90%的當地居民沒有旅游接待意識,不具備旅游從業者應有的素質,不能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可見,當地旅游業對于高素質鄉村旅游從業者的需求十分明顯。
(二)服務技能型和專業技能型人才緊缺
除了相關政策的支持以外,旅游業的發展當然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參與。該地區旅游業對于服務技能型人才與專業技術型人才更是有很大的需求,不僅僅是旅行社,其他諸如旅游餐飲、旅游住宿、旅游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旅游景點、旅游電商等相關企業,對于這兩種人才更是有非常強烈的需求。這將是當地旅游行業提高其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機會。
(三)專業培訓需求急切
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手段。根據實地考察得知,當地80%居民逐步投入到鄉村旅游工作中來,但是很多從業者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對當地鄉村旅游業發展起著消極影響。且當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交通較為不便,信息不流通,培訓內容安排較少,僅涉及旅游安全及部分服務常識,旅游專業知識較少涉及。培訓形式單一,主要集中在線下培訓,舉辦培訓的主體主要是政府安排的人員,且頻率不高、培訓反饋機制不成熟,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
(四)外來復合型人才的流入
我國大力推廣旅游扶貧,而爐霍縣作為扶貧對象,也被高校列入對口扶貧的名單中,這就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旅游相關領域人才參與到該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中來,協助該地區發展旅游業,從而逐步實現脫貧。所謂復合型人才,是指具備多個專業或學科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對于企業而言,擁有復合型人才往往意味著管理成本的節約以及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對于鄉村旅游亦如此。
三、爐霍縣蝦拉沱村現狀及需求趨勢下的能力提升對策
(一)采用互聯網線上培訓
一是邀請相關專業老師針對實際調研情況、旅游從業者需求等進行線上課程的錄制,相關人員進行課程的學習。二是搭建線上課程系統,進行一對一實時培訓,將課程進行系統的、有序的安排,定時進行線上課程培訓,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線上解答。
(二)線下構建完善的培訓機制
一是引入旅游講壇進入企業旅游。針對企業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抓好旅游企業中高層經營管理者職業培訓,構建行業中高層管理者學習的平臺,引入四川旅游講壇、旅游管理前沿講座等培訓項目。二是積極創建旅游人才開發示范基地。針對一線旅游服務人員,爭取政府支持,在該區創建旅游人才開發示范基地,培養一批高素質、有能力的旅游專才。三是精心策劃旅游管理前沿講座。根據該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階段性重點工作,結合旅游企業的實際需要,邀請著名旅游專家學者開設前沿講座,對旅游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提升培訓。四是舉辦“季度性專項技能比武”活動。每季度圍繞特定主題組織開展一次專項技能賽事,年末組織一次全面的技能比試決賽。實行賽訓結合的方式,請專業老師實地教授,通過比賽檢驗培訓成果。五是舉辦“旅游服務人才專場招聘會”,建立人才信息交流平臺。聯合成都市旅游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和區人才交流中心,探索舉辦旅游服務人才的專場招聘會,為旅行社、飯店、景區(點)三大類旅游企業搭建平臺,解決部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六是開展實地考察與交流活動。將蝦拉沱村內的一線旅游服務人員,帶領其走出爐霍縣培訓。組織考察有特色的精品酒店、會議酒店、旅游服務區,吸取好經驗,改進不足之處,進一步提高蝦拉沱村旅游綜合服務質量。
(三)加強高校參與從業者培訓
高校擁有大量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優秀教師團隊,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相比社會培訓機構教師而言,服務于鄉村旅游業的責任感與專業能力更強。
一是高校根據當地人才需求,合理利用高校優質師生資源。針對不同培訓需求,選取優質的專業學生(如: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參與培訓,提高培訓的專業性。還可以將當地旅游從業者安排至高校進行再培訓,提高從業者的專業素養。二是高校同當地建立院校社會實習基地,選派學校相關專業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同時進行人才儲備,將有意向畢業后留下發展蝦拉沱村旅游業的學生提前簽訂協議,防止人才流失。三是通過與高校之間的合作,策劃針對蝦拉沱村旅游業以及人才發展的比賽,采取互利共贏的方式,從比賽中發現資源,而形成最優的發展方案。
鄉村旅游從出現、發展和進步中越來越成熟,但是在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一些許多的問題,那本文主要是以爐霍縣蝦拉沱村為研究對象,針對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特別是旅游從業者培訓方面的難題,從旅游培訓角度出發,根據該地區旅游從業者的培訓需求、現狀以及影響因素,制定特色化旅游培訓方案,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培訓計劃,在一定程度上豐富鄉村旅游的研究并為破解鄉村旅游升級發展的難題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ZK(#]葉繪英,余紅英安順市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11)
\[2\]張哲樂對高校參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的思考\[A\]中國商論,2015(13)[ZK)]
〔本文系2019年四川旅游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參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新探索—蝦拉沱村為例”(項目編號:S201911552015)階段性成果〕
〔雷紅婷、崔燦、曾艷、張月、李小慶、冉杰(通訊作者),四川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