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婷 何景春
摘? 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執政理論、一切為了人民的執政立場和民主執政的執政方式等,繼承和發展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在結合中國實際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根本性問題上,繼承和發展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以中華文化發展規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規律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為契機的探索,繼承和發展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關鍵詞:[HTK]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毛澤東思想? 繼承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概括毛澤東思想的六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應該說包含著許多對上述三大規律的初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那樣,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是體現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東西。本文即從上述三大規律的探索、認識角度探討二者之間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一、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即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中國共產黨人對執政能力和執政方法的不斷認識和不斷創新,反映其執政立場的長期堅持和必然遵循。從毛澤東時代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踐一脈相承,黨的執政規律日益顯現明晰。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可以發現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從執政理論、執政立場、執政方式都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一)執政理論
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執政規律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1938年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作為一個執政黨,離不開堅定的理論指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理論規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是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新的歷史高度。
(二)執政立場
毛澤東在1945年中共七大開幕詞中正式提出黨“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這一革命和執政理念指引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體人民頑強斗爭推翻了壓在頭頂的“三座大山”,從此中華民族迎來了“站起來”的偉大時刻。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創新性地提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并要求全黨繼續保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堅持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立場,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全面提升黨執政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這體現了二者思想中所蘊含的執政立場矢志不渝的傳承關系。
(三)執政方式
毛澤東同志曾從不同層次、不同視角闡釋執政黨的執政方式問題,積極探索共產黨的執政規律。首先,毛澤東系統總結了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個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其次,關于如何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問題,毛澤東確切指明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最后,毛澤東十分注重加強黨內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和廉政意識。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角度出發,既改革發展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體制機制、法律法規,重點在民主執政、科學執政、依法執政等方面下功夫;在國家治理能力方面,提出“四個自信”、改革內外聯動政策、治黨治國治軍各領域的體制機制。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對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新實踐。
二、從世界觀和方法論上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中國共產黨自執政以來,一直對如何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如何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行艱苦地探索。從世界觀和方法論上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就是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上探尋規律,并結合中國實際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兩個根本性的問題。
(一)什么是社會主義
毛澤東基于馬克思主義原理,開辟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從中獲取的寶貴經驗為其后歷代中國共產黨人所繼承。毛澤東在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時,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思想價值貢獻:第一,從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描述來回答,提出按勞分配、計劃經濟、民主專政等新型制度。第二,從獨立自主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來回答,提出社會主義建設中“十大”重要關系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大命題。第三,從社會主義發展動力上來回答,提出通過解放生產力為工業、農業的發展創造社會條件。新時代需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回答好“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十九大報告中闡明的十四條基本方略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方方面面,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
(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開始考慮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先后發表《論十大關系》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經典著作,提出要走一條“以蘇聯為戒”“走自己的路”的建設道路。毛澤東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主要體現在他前瞻性地提出“誰贏得了農民,誰就會贏得了中國\[2\]”。農民主體地位論最早由毛澤東進行確切的闡釋,形成毛澤東獨具的農民觀。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仍十分重視農民主體地位論,在2016年他提出社會的本質要求是“我們要想辦法調動一線工人、制造業工人、農民工的積極性”,且創造性地提出“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鄉村振興戰略始終把億萬農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使農民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時為國家發展創造更多有效需求,實現多重良性循環。
三、從科學歷史觀的視角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內在的、必然的聯系,它不僅決定著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決定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的興亡盛衰。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繼承毛澤東歷史觀基礎上,以科學歷史觀視角看待當代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發展,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做出了許多重要論述,特別是中華文化發展規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規律和人與自然的發展規律。
(一)中華文化發展規律
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進行了精準的闡釋,指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3\]”。新中國成立后他對這種新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積極探討,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二為”和“雙百”方針,即“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習近平同志在吸收毛澤東倡導的文學藝術的“二為”“雙百”方針的基礎上,對這一思想進行“雙創”的拓展和深化,即“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同時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創新性地首次提出文化自信的戰略思想,將三個自信擴展至“四個自信”。
(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規律
毛澤東一直秉持熱愛和平的價值理念。他曾表示:中國不僅要自己料理自己,自己過生活,還應該對別的國家和民族進行幫助,對世界有些益處。同別的國家一樣,不僅要為自己而且還要對世界做些貢獻\[4\]。當今世界仍然處于和平與發展的大背景下,為順應時代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1\]?!薄耙粠б宦贰背h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措施,要“把‘一帶一路真正打造成一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5\]”。習近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戰略思想,不僅秉承了毛澤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政策,而且對其進行了創新性的發展,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和外部世界相得益彰的政治邏輯,以及追求馬克思主義的人的全面發展價值理念的必然選擇。
(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
毛澤東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其許多文獻和講話都滲透有他生態建設的觀念及理念。譬如在植樹造林方面,毛澤東同志曾強調指出:“陜北的山頭都是光的,像個和尚頭,我們要種樹……搞他個十年八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6\]。1956年他又繼續提出,“在十二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這是毛澤東同志正式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綠化祖國”的號召,在一定程度上為今天生態文明建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中,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考察人與自然關系得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最新成果。正是基于此,習近平總書記生動地將生態環境比喻為“綠水青山”,將生產力比喻為“金山銀山”,作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經典論述。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心任務,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產生適合中國國情,既體現原理、又符合當前具體實踐需要的黨的科學指導思想和理論,以指導黨和人民的革命和建設實踐,推動歷史的發展進步。對黨的建設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的和本質的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和主要任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毛澤東思想一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偉大成果,在上述三大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上既繼承了毛澤東思想的理論貢獻,又與時俱進,把我們對規律的認識帶入新高地、新境界,這必將有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日新月異,奪取一個又一個新勝利。
參考文獻:
\[1\][ZK(#]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8
\[2\]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農民問題,中國國情網,\[EB/OL\]http://wwwchinacomcn/guoqing/mzd120/2013
-12/17/content_30921585htm
\[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6\]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