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發生率較高的慢性疾病[1]。疾病發生后會導致肺部存在異常炎癥反應,致使肺功能衰退,表現為氣促氣喘、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精神紊亂,對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存在極大危害[2]。疾病治療難度較大且無法徹底治愈,致死率較高[3]。現階段,中醫對于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顯示出明顯優勢。本研究特針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規治療同時聯合應用中醫湯劑(平喘止咳湯)治療,對臨床療效及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進行研究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納入65例研究對象,均選自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隨機拋硬幣法將其分為兩組。納入標準:患者均檢查后確診為COPD且符合急性加重期判定標準,意識清晰,患者及家屬知曉研究詳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文件;排除標準:肺結核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障礙患者、精神及意識障礙患者。對照組(n=32)男女患者各為20例、12例,年齡40~75歲,均值年齡(58.87±2.35)歲。觀察組(n=33)男女患者各為22例、11例,42~77歲,均值年齡(59.08±2.31)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各項數據,對比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滿足研究要求。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包括抗感染、止咳、平喘鎮痰、保持酸堿平衡、確保氣道暢通。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平喘止咳湯治療,組方中藥物包括:黃芩、桑葉各18g,天花粉30g,防風、紅景天、陳皮、枇杷葉、麥冬、百部、北沙參各12g,款冬花、炙紫菀各10g,五味子15g,桔梗、杏仁、炙麻黃各9g,肉桂、木香、甘草各6g。藥物加水浸泡并煎為200mL藥汁,每日服用一劑,200mL藥汁均分為兩份早晚各溫服一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4周。
1.3指標觀察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顯效(治療可確切改善臨床癥狀,患者恢復正常呼吸功能,各項檢查結果均無明顯異常)、有效(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呼吸功能及各項檢查結果均正常,偶發咳嗽)、無效(未達到有效及以上標準),顯效率+有效率=治療總有效率。
肺功能儀測定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水平,包括;FEV1(1秒內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指標越高表明肺功能恢復越好。
2.1比較兩組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無效2例,本組治療有效率為93.94%(31/33);對照組無效8例,本組治療有效率為75.00%(24/32),經計算:χ2=5.165 P=0.023,對照組治療有效率低于觀察組且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比較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 觀察組治療后FEV1為(1.06±0.19)L,FEV1%為(65.27±12.09)%;對照組治療后FEV1為(0.95±0.18)L,FEV1%為(57.36±10.62)%;經計算(t= 2.395 P=0.020),(t=2.799 P=0.007),對照組FEV1、FEV1%數值均低于觀察組,且組間差異明顯(P<0.05)。
COPD在中醫中屬“肺脹”“咳喘”范疇,是因機體受外邪侵擾,導致肺部發生氣郁及痰阻后發病[4]。COPD急性加重期喘癥和喘脹更為明顯,是因患者肺虛衛外不足,外邪影響增加導致病情加重,中醫治療主要側重于清熱解毒、平喘、宣肺,鎮痰止咳[5]。在這一原則指導下,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同時使用平喘止咳湯進行治療,方劑中包括具有清熱解毒、祛痰護肺效果的桑葉及可疏解平喘炙麻黃兩味君藥[6];臣藥為黃芩、防風、百部及炙紫菀可發揮平喘止咳、解毒清熱及溫潤肺部效用;佐之祛痰宣肺的桔梗、陳皮、天花粉、法半夏、五味子和麥冬,可提升整體治療效果,特別是陳皮、肉桂和法半夏聯合使用對于肺病多痰具有良好的治療效用[7]。方劑各種藥物協同作用,可發揮溫肺、清熱、補、瀉等綜合治療效果,從而能夠實現良好的止咳平喘、利痰、解毒清熱效果[8]。結果顯示,本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肺功能指標FEV1、FEV1%數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常規對癥治療同時聯合中藥平喘止咳湯治療總體效果理想,患者肺功能可得到明顯改善。
綜上可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臨床中應用常規西藥對癥治療同時應用平喘止咳湯治療有助于提升整體治療效果,對患者肺功能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對于控制疾病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并應用于疾病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