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 王迪
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是一種臨床中較為危險的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的搶救,會將患者的死亡率提升,對他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所以對于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應該使用有效的方式治療,確保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預后和降低死亡率[2]。基于此,本院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時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的臨床療效進行了研究,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自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當做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入院日期進行分組,每組41例。參照組男性和女性患者數量為21例和20例,年齡為41~75歲,平均(54.87±1.36)歲。實驗組男性和女性患者數量為22例和19例,年齡為42~76歲,平均(55.42±2.36)歲。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沒有出現中途轉院或退出的情況,家屬或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可以主動配合。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沒有明顯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均需進行吸氧、鎮靜和抗栓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參照組常規治療,方法為:為患者靜脈注射20~40毫克的呋塞米(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890)。之后繼續為患者每小時靜脈輸注10毫克~40毫克呋塞米,持續24~48小時。
實驗組在參照組呋塞米使用基礎上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方法為:呋塞米使用方法和參照組相同,使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33)時,按照每千克1.5μg的負荷劑量為患者應用,推注時間為2分鐘到3分鐘,之后進行靜脈輸注的時候以每千克0.01μg的劑量為患者輸注,時間與參照組相同。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電圖中的各項指標。
在治療前后均使用超聲心電圖為患者進行檢查,測量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和左室射血分數兩個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電圖檢查指標,實驗組治療前LVD為(47.59±12.84)mm,LVEF為(36.85±7.63)%;治療后LVD為(46.75±4.83)mm,LVEF為(58.63±8.42)%;參照組治療前LVD為(47.48±12.75)mm,LVEF為(36.29±7.41)%;治療后LVD為(46.87±4.26)mm,LVEF為(40.75±8.03)%;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沒有明顯差別(P>0.05);治療之后,實驗組和參照組LVD指標沒有明顯差別(P>0.05),但實驗組LVEF指標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t=0.039、0.337、0.119、9.840;P=0.969、0.737、0.905、0.000)。
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時候很容易并發急性左心衰,原因為:患者出現心肌缺血等情況之后會導致心肌收縮功能受到一定損傷,而引發較為嚴重的癥狀,也就是急性左心衰,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增加治療難度[3]。在搶救的時候將搶救成功率提升是治療的關鍵,需要世家幫助患者將心臟前后負荷降低,并將低氧血癥進行糾正[4]。一般情況下,臨床會引用呋塞米進行治療,可以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讓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并不是所有的情況均可以使用呋塞米治療,如患者血壓增高的情況下[5]。重組人腦利鈉肽是一種生物制劑,使用時主要的作用是讓患者的平滑肌細胞舒張和將細胞中環磷酸鳥苷的濃度不斷增加,確保可以起到理想的靜脈和動脈擴張的效果。并且還可以起到較強的利尿作用和幫助患者將心室后負荷逐漸降低,讓體內循環阻力變得更小[6]。所以將其使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的治療當中,能夠起到理想的治療和預后效果,改善臨床癥狀和降低死亡率,從而幫助患者恢復健康[7]。在本次研究當中,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電圖檢查指標,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沒有明顯差別(P>0.05);治療之后,實驗組和參照組LVD指標沒有明顯差別(P>0.05),但實驗組LVEF指標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可見,在為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的時候,能夠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其恢復。
綜上所述,在使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時,可以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