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馬天好 趙得南
大慶市人民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711
近年,乙肝患病人數越來越多,并呈增加趨勢,除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影響外,也因為其傳染性導致社會損傷增加[1]。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乙肝內容,當前感染疾病類型的防控已經成為研究的重點,而如何保證良好的乙肝防控效果是當前臨床研究的主要內容[2]。因而,本次研究針對乙肝預防工作中,綜合防治措施教學效果進行簡單闡述,詳情如下。
1.1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130例健康體檢者,時間選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系統抽樣法分組,對照組(n=65)中,有35例男,30例女;年齡跨度:21歲至69歲(45.32±5.32)歲;觀察組(n=65)中,有37例男,28例女;年齡跨度:21歲至67歲(45.29±5.28)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常規防治措施,包括健康知識宣傳,同時幫助體檢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確保良好的睡眠質量等。
1.2.2觀察組 綜合防治措施教育,詳情如下:①健康知識講解。為受檢者講解乙肝有關內容,包括傳播方式、臨床表現等,幫助其正確認識乙肝疾病,其對于健康人群自我方法意識的提高有利。定期檢測血液,并告知患者加強對衛生的重視,養成科學、合理生活習慣。日常生活過程中,多鍛煉,提高自身抵抗能力與免疫能力。②介紹癥狀。為患者講解消化系統、肝區、全身及皮膚等癥狀,告知患者,一旦出現不適癥狀,馬上去醫院就診、治療,促進疾病控制效果的提高,盡可能的將傳播途徑切斷[3]。③防治、治療對策。針對沒有注射乙肝病毒疫苗者,要求其接種疫苗;針對接觸疫苗者,則需要檢測其血清和乙肝病毒免疫能力,如果抗-HBs每升大約10min,且接受乙肝疫苗者,無須處理,但是若抗-HBs每升小于10min者,且沒有接受乙肝疫苗者,需要接種乙肝疫苗或者注入乙肝免疫球蛋白。④有效管理乙肝患者和乙肝攜帶者。針對明確診斷為乙肝者,需要及早實施臨床治療,同時檢測與之密切檢出者,為患者講解預防疾病知識,并對其乙肝抗體、乙肝表面抗原等進行檢測。針對病情嚴重者,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嚴禁乙肝攜帶者獻血或者參軍。
1.3觀察指標 ①統計乙肝發生狀況。②記錄滿意度,總分100分;包括滿意、較為滿意和不滿意三項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研究數據,率(%)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
2.1乙肝發生狀況 對照組中,7例發生乙肝;觀察組中,1例發生乙肝;發生率分別是10.77%與1.54%,觀察組更低,與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x2=4.795;P=0.029)。
2.2滿意度 對照組中,36例滿意,20例較為滿意,9例不滿意;觀察組中,有41例滿意,22例較為滿意,2例不滿意;滿意度分別是86.15%與96.92%;觀察組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明顯(x2=4.866;P=0.027)。
乙肝是當前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該病主要是因為乙肝病毒感染導致機體器官受到損傷的一種疾病[4]。現階段,我國具有較高的乙肝發病率,不僅嚴重危害到人們身心健康,同時也增加了經濟壓力[5]。經研究發現,機體肝細胞中,乙肝病毒大量復制,同時釋放到血液中,使得乙肝病毒感染性增強,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則會向肝癌、肝衰竭和肝硬化等發展,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所以,綜合防治對策特別重要。
現階段,乙肝疫苗是乙肝預防的主要方法,但是因為自我防御意識較低,不愿主動接種疫苗[6]。所以,應加強對乙肝內容的宣傳。本次研究主要為健康體檢者提供綜合防治對策教育,根據每位體檢者實際狀況開展相應的健康知識講解,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認識乙肝內容,包括預防和治療方法等[7]。綜合防治措施教育利用乙肝癥狀講解、健康宣教、乙肝預防及治療對策等,可以幫助體檢者進一步認識傳播方法和臨床表現,促進疾病控制效果的提高[8]。與此同時,加強乙肝預防知識宣傳力度,讓每位受檢者采納與其中,從而對疾病的流行有效控制。結果顯示,觀察組較對照組乙肝發生率和滿意度更優,差異均明顯(P<0.05);可見,通過實施綜合防治措施教育,能夠幫助受檢者深入認識乙肝內容,增強其防御意識。而且該方法能夠改善緊張的護患關系,促進護理滿意度的提高。
總而言之,乙肝預防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實施綜合防治措施教育,有助于乙肝發生率降低,縮短護患距離,提高滿意度,值得采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