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廣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衛生院,山東 青島 266111
小兒肺炎是兒童常見、多發的呼吸內科疾病之一,春季、冬季是主要發病季節,若病情嚴重,可能導致患兒死亡[1-2]。肺炎疾病的發生與吸入羊水、病原體感染、過敏反應和吸入油類等存在緊密聯系,具有呼吸急促、發熱、肺部啰音、咳嗽等臨床癥狀[3-4]。該病的發生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所以需要對治療方法合理選擇。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小兒肺炎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簡單闡述,詳情如下。
1.1資料 本次研究68例肺炎患兒均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分組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34例)中,男、女例數比是20:14;年齡跨度:1歲至10歲(6.15±1.21)歲;患病時間:2d至25d(9.32±3.12)d;觀察組(34例)中,男、女例數比是18:16;年齡跨度:1歲至11歲(6.08±1.19)歲;患病時間:2d至24d(9.29±3.15)d;兩組基線資料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具有咳嗽、發熱等臨床癥狀;家屬自愿簽署研究同意書;與小兒肺炎診斷標準相符;資料齊全、完整;排除標準:具有阿奇霉素、紅霉素藥物過敏史;伴有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合并器官功能不全。
1.2方法 所有患兒均進行常規治療,包括營養支持、鎮痛止咳等。對照組:紅霉素(批號:國藥準字H23023625;廠家:牡丹江宇的制藥有限公司),在0.9%氯化鈉溶液125ml中混入紅霉素25mg,靜脈滴注,2次/日。觀察組:阿奇霉素(批號:國藥準字H20094018;廠家: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靜脈滴注0.9%氯化鈉溶液與阿奇霉素10mg混合液,1次/日。兩組均接受為期12日治療。
1.3觀察指標 ①記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經影像學檢查肺部炎癥病灶全部吸收,為治愈;體溫未見異常,經輔助檢查提示:肺部啰音減少明顯或者濕啰音接近正常,為顯效;體溫接近正常,經輔助檢查提示:肺部濕啰音基本減少,為有效;與以上三項判定指標不符,為無效。(有效例數+顯效例數+治愈例數)/總例數*100%=治療總有效率。②記錄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咳嗽消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

2.1治療效果 對照組中,14例治愈,7例顯效,5例有效,8例無效;觀察組中,17例治愈,9例顯效,6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分別是76.47%與94.12%,觀察組更高,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x2=4.221;P=0.039)。
2.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方面,對照組分別是(6.67±1.45)d與(7.40±1.61)d,觀察組分別是(5.28±1.12)d與(5.54±1.31)d,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少,差異明顯(t=4.424、5.225;P=0.000、0.000)。
許多肺炎患兒年齡低于三歲,該階段患兒器官功能及呼吸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同成年人相比自身免疫能力較弱,導致許多病毒及病菌入侵機體,引起許多病原體感染[5-6]。小兒肺炎往往存在發熱、頭痛、咳嗽等臨床表現,其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所以需要加強對藥物治療的重視。臨床上,針對肺炎疾病的治療主要采用抗生素,其有助于患兒病情減輕[7]。紅霉素是常用治療藥物,但是因為治療效果不佳,所以需要多次用藥,增加了患兒治療時間,而且該藥物具有較高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患兒無法有效吸收藥物,進而導致腸胃不適,使得治療依從性及整體治療效果受到影響[8-9]。阿奇霉素是一種大環內酯類藥物,其可以有效抑制中性粒細胞的生長,保護呼吸道,同時其可以有效抑制T淋巴細胞,減輕支氣管平滑肌及氣管黏膜水腫[10]。除此之外,因為紅霉素需要長時間應用,導致耐藥率提高,反之,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抵抗肺炎支原體和肺炎鏈球菌,而且阿奇霉素具有較高的藥物濃度[11]。半衰期長,對于血藥濃度的維持有利。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總有效率、咳嗽消失時間和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方面,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優,差異均明顯(P<0.05)。由此可見,阿奇霉素的應用可以及早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
總而言之,阿奇霉素在小兒肺炎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紅霉素更為明顯,其可以及早減輕患者咳嗽、肺部濕啰音等臨床癥狀,加快疾病康復速度,值得臨床進一步采納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