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山東省鄒城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 鄒城 273500
急性呼吸衰竭是兒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患兒的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會出現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所導致的換氣障礙,患兒患病后會呼吸不暢,還會出現低血氧癥或代氧血癥伴高碳酸血癥情況,造成患兒出現生理功能以及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降低患兒的綜合生活質量,嚴重情況下甚至會造成患兒的死亡[1-2]。針對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療過程中,主要對機械通氣方法開展應用,能夠有效的幫助患兒改善呼吸肌疲勞的情況,從而降低患兒呼吸性酸中毒的情況發展,來幫助患兒的恢復[3-4]。結合60例治療的呼吸衰竭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目的在于找出更為合理的治療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中心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來兒科接受治療的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兒32例,女性患兒28例,患兒的年齡在6個月至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7±0.25歲,患兒的體重在7千克至18千克之間,平均體重為12.84±2.31千克。患兒入院后通過初步診斷確定其存在呼吸衰竭情況,無并發癥情況,無先天性免疫缺陷以及腦部缺陷,患兒家屬了解患兒所要應用的治療方法對患兒開展探究。
1.2方法 患兒均采用機械通氣方法,入院后若出現呼吸困難以及呼吸頻率減慢等情況,首先對其進行氣管插管,三歲以上則每分鐘機械通氣15次,三歲以下則每分鐘機械通氣10次,吸入氧氣的濃度控制在0.4,PaO2控制在6.67kPa以下,PaCO2則也控制在6.67kPa以下,在通氣過程中密切觀察,若出現呼吸節律不齊、深淺快慢不等以及反復呼吸暫停情況,均應繼續進行機械通氣,若有很大程度好轉即可暫停通氣。患兒開展機械通氣過程中應選取合適的體位,讓患兒調整為仰臥位,抬高頭部,以降低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嘔吐物對其造成的影響,并定時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幫助其吸痰。給氧過程中應通過鼻導管、面罩以及頭罩等持續加壓,幫助患兒進行呼吸道持續正壓給氧,若缺氧情況無改善,則應考慮改用呼吸機幫助患兒進行通氣,給氧過程中應以緩解患兒缺氧但不抑制頸動脈化學感受器對低氧血癥的敏感性為宜,并且通氣過程中還應注意該方法不能幫助患兒排出CO2情況。患兒若出現支氣管痙攣情況則加強對氨茶堿、地塞米松以及沙丁胺醇氣霧劑的應用,氨茶堿每次稀釋后,選取3-5毫克進行靜脈滴注,沙丁胺醇氣霧劑則應用0.5毫升進行霧化吸入,以幫助進行癥狀緩解。機械通氣的同時還應該幫助患兒建立靜脈通路,幫助其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若出現腦水腫的患兒,則可以加強對0.5g/kh的甘露醇進行靜推。
同時應加強對患兒的中醫藥治療,治療過程中對千金葦莖湯合滌痰湯加減進行治療,該藥物包含30克葦莖、20克茯苓、20克冬瓜仁、20克薏苡仁、12克郁金、10克桃仁、10克法夏、10克橘紅、10克枳實、10克石菖蒲以及10克竹茹,將藥物用500毫升水浸泡15分鐘后,小火煎煮,分兩次早晚服用,經胃管進行鼻飼,同時還加強對人工牛黃粉的口服,每次服用1克,每日服用兩次。
1.3評價標準 記錄患兒的動脈血氣結果相關指標,以上指標包括Lac、PaCO2以及PaO2,若患兒在治療過后意識清醒,呼吸困難情況有所改善且Lac、PaCO2值下降,PaO2值上升即治療有效。

對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來中心開展治療的6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展開探究,以上60例患兒通過治療后均成功治愈并出院,其中有4例患兒由于情況較為嚴重改為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其余患兒均在治療過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患兒治療前Lac指標為1.7±0.3mmol/L,PaCO2指標為69.7±9.4mmHg,PaO2指標52.7±7.9mmHg,治療后Lac指標為0.6±0.2mmol/L,PaCO2指標為54.3±7.2mmHg,PaO2指標73.1±8.2mmHg,患兒治療過后Lac、PaCO2值有明顯下降,PaO2值有明顯上升,以上指標滿足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由于兒童的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較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緩解的侵襲,因此呼吸衰竭是兒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兒患病后主要表現為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異常,若不及時開展有效治療會造成二氧化碳潴留情況的出現,從而造成其他功能障礙情況出現。急性呼吸衰竭的患病原因較為多樣,主要發病原因為小兒呼吸道疾病,患兒患病后不僅會加強自身的不適,嚴重情況下還會給自身造成危險,因此需要在今后的臨床過程中加強對這一疾病的重視程度。
傳統治療過程中主要通過機械通氣方法開展應用,來幫助患兒機械通氣,從而獲取足量的氧氣,在開展這一方法的過程中,應加強對患兒體位的調整,避免出現誤吸以及嗆到的情況,與此同時還需幫助患兒建立靜脈通路,持續補液,來保證體內的微循環[5-6]。中醫角度認為急性呼吸衰竭屬于中醫閉癥范圍,治療過程中應幫助患兒清肺滌痰、補益脾肺、扶正固本,要加強中醫藥的應用,選取葦莖、茯苓、薏苡仁、桃仁、法夏、冬瓜仁等藥物開展應用,幫助患兒清熱解毒、排便通氣,起到益氣養陰的效果。方法聯合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的幫助患兒改善了自身的各項動脈血氣指標,從根本上對患兒進行調理,幫助患兒通氣的同時,提升了綜合的治療效果,在今后的臨床過程中應加強對這一方法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