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雙雁 白 琳
1.哈爾濱理工大學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2.黑龍江省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或者肝損傷進展后引發的病變類型,一般來說,乙肝引發的肝硬化較為多見[1]。對于肝硬化患者來說,由于受到疾病慢性消耗以及各種并發癥的影響,容易導致其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不僅影響治療依從性,還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2]。由此可見,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心理情緒進行改善很有必要。為此,本研究對肝硬化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干預,觀察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病例共篩選62例,均為本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
以隨機抽簽法分組,各31例,觀察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30-75歲,平均(52.2±4.2)歲。對照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34-72歲,平均(52.8±3.6)歲。入選標準: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診斷標準,且經CT及肝膽超聲確診。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或系統疾病者;存在意識不清、溝通障礙以及精神病患者。分組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進行監護,并給予飲食、生活習慣、用藥以及疾病預防等護理指導。
1.2.2觀察組
觀察組結合心理護理干預。(1)疾病知識介紹。患者由于對肝硬化知識了解比較少,容易產生不必要的擔憂。為此,需要進行肝硬化發病知識、治療知識、注意事項等的講解,提升患者正確的認知,減輕其盲目擔心,并提高其配合的積極性。(2)心理疏導。由于肝硬化屬于慢性消耗類疾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受到疾病折磨以及用藥不良反應的影響,會產生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要與其深入交談,了解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擔憂,并傾聽其宣泄,緩解其心中郁悶。同時,鼓勵患者接受患病的事實,以樂觀的心態防止疾病惡化,同時,積極配合治療。(3)家屬支持。獲取患者家屬的支持,指導患者家屬盡量多的理解和鼓勵患者,給予精神以及物質上的支持,照顧好患者生活,使其心情愉悅的接受治療。
1.3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患者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依從性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評估,以飲食、用藥、治療配合及定期復診為依從。生活質量以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估,總分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1.4統計學分析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前患者依從性分別為58.1%(18/31)及54.8%(17/31),組間差異不顯著(X2=0.066,P=0.798);護理后兩組指標分別為96.8%(30/31)及80.6%(25/31),觀察組患者依從性高于對照組(X2=4.026,P=0.045)。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前SF-36評分分別為(60.2±3.6)分和(59.5±3.3)分,組間對比差異不顯著(t=0.798,P=0.428);護理后,兩組指標分別為(82.6±4.2)分和(73.1±3.8)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t=9.339,P=0.000)。
作為一種慢性消耗類疾病,肝硬化多為乙肝發展而來,疾病發病人群比較分分散,在中青年、老年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3]。而肝硬化的病因比較復雜,病情比較長,且目前并沒有治愈的方案。疾病進行性發展,還會遷延不愈,進行性發展,還會導致各種并發癥,引發較差的預后[4]。在臨床治療中,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以及用藥的不良反應的困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而影響其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5]。為此,本研究對肝硬化患者實施了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干預的內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識介紹、心理疏導、家屬支持幾個方面[6]。疾病知識介紹是為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保證其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而心理疏導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宣泄心情,增加治療的信心,從而保證治療效果,保證其生活質量[7]。而患者家屬的精神以及物質支持,則是患者繼續治療的動力,因此,也通過獲得患者家屬的支持,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8]。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心理護理輔助干預后,患者的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出現了明顯的改善。從這一研究結果來看,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通過提升其疾病認知,并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保證治療的依從性。治療效果的提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從而保證其生活質量的提升。
綜上,肝硬化患者,因疾病以及治療等多種因素易產生不良情緒,導致依從性不佳,生活質量下降。心理護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具有提高治療依從性以及改善其生活質量的作用,干預效果顯著,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