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8
癲癇是一組由不同病因所引起,腦部神經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備自限性的異常放電所致[1]。加強對癲癇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工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有利于病情控制,現對癲癇患者護理干預,對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效果進行分析如下。
1.1基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癲癇患者7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0例,女19例,年齡 33~70歲,平均年齡43.5±2.5歲;病程2.2~11.0年,平均病程 5.3±1.8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齡 34~69歲,平均年齡45.5±3.5歲;病程1.8~12.0年,平均病程 5.5±2.0年;兩組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給予用藥指導,對癥護理。觀察組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 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相關知識,讓家屬認識到家庭護理的重要性,給病人戰勝疾病的勇氣和動力。教育患者面對現實,勇于克服恐懼,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和優勢,讓生活更美好[2]。
1.2.2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癲癇發作的類型、持續時間和頻率,癲癇發作過程中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和瞳孔的變化,特別注意患者是否有外傷、窒息等情況,一旦發現及時報告醫生,協助處理。
1.2.3對癥護理 有先兆時,應立即要求患者躺下,以免摔倒。在上下磨牙之間墊上牙墊或厚厚的紗布,以防咬傷舌頭、嘴唇和臉頰,但不要用力按壓四肢,以免造成骨折、肌肉撕裂和關節脫位。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是癲癇患者的首要治療措施[3]。協助患者頭朝下側臥位,身體稍微前傾,使呼吸道分泌物從嘴角流出。
1.2.4用藥護理 病人在確診后應盡快服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固定的時間和數量,根據癲癇發作類型及藥物治療反應選擇最佳藥物。單一用藥,堅持長期規律用藥,不能停藥,嚴禁突然停藥。
1.2.5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是神經內科的危重病,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和瞳孔的變化,觀察驚厥持續時間和頻率,監測血清電解質和酸堿檢查結果,保持呼吸道通暢,吸痰,給予高流量吸氧[4]。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分,滿分12分,優:9~12分,良:7~8分,中:4~6分,差:小于3分;生活質量量表-31,共7項,每項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2.1兩組護理前后依從性進行對比 對照組患者39例,優7例(17.95%),良9例(23.08%),中8例(20.51%),差15例(38.46%),總得分為(6.83±1.52)分,優良率為41.03%。觀察組患者39例,優16例(41.03%),良12例(30.77%),中9例(23.08%),差2例(5.13%),總得分為(11.6±0.3)分,優良率為71.79%。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優良率71.7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1.03%,依從性評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進行對比, 對照組患者39例,社會功能(63.12 ±12.71)分,藥物影響 (54.02±11.42)分,認知功能(57.98±12.48)分,精力/乏力 (56.36±9.98)分,情緒健康(57.72±12.48)分,綜合生活質量 (55.38±12.63)分,發作的擔憂(50.48±11.38)分;總分(71.38±12.56)分;觀察組患者39例,社會功能(71.65 ±13.39)分,藥物影響 (66.11±12.39)分,認知功能(68.49±12.06)分,精力/乏力 (69.82±9.99)分,情緒健康(68.52±12.97)分,綜合生活質量 (67.12±12.97)分,發作的擔憂(62.13±12.58)分;總分(83.11±12.48)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癲癇患者經過臨床藥物治療,做好臨床護理工作,使癲癇患者呼吸道通暢,無窒息;發作時使受傷的風險降低或不受傷害;能保持良好的心態,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配合治療;患者能正確認識病情,合理用藥。觀察組護理干預后患者的依從性優良率71.7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1.03%,依從性評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總之,癲癇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