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齊齊哈爾建華醫院麻醉科,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針對小兒全身麻醉患者而言,在麻醉蘇醒期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躁動的情況,而這也是全身麻醉手術可能出現的十分普遍的不良反應,在全身麻醉蘇醒期間內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意識缺失,行為和意識處于分離狀態等相關方面的問題,或者出現哭鬧,呻吟,恐懼焦慮等情緒,這種比較典型的蘇醒期的躁動情況,對于患者的手術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造成手術失敗,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術后預后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預防,在更大程度上降低躁動的發生率。因此針對于這樣的情況,可以有針對性的采用右美托咪定干預和預防方法,減少躁動情況,促進手術更加安全順利。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點選取到我院進行治療的小兒全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右美托咪定對于小兒麻醉蘇醒期躁動情況的預防和干預效果。現針對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到2020年1月到我們醫院進行全身麻醉行手術治療的80例患兒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作為研究對象,結合研究的需要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將所有患兒劃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研究對象40例。其中,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5.9~12.3歲,平均(10.3±1.7)歲,體重17.6~51.7 kg,平均(21.7±4.1)kg。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次研究,對患兒和監護人都進行相對應的宣導工作,同意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對所有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沒有看到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麻醉誘導之后基于生理鹽水滴注,輸注速度要充分控制在0.5 mL/(kg·h)。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麻醉誘導之后,進行右美托咪定靜脈泵注,0.6 μg/kg,15 min泵注結束之后,在手術過程中進一步實施七氟醚(2%~3%)給藥,實施瑞芬太尼靜脈泵注,0.1~0.3 μg/(kg·min),手術完成前10 min實施芬太尼靜脈注射,0.1 μg/kg。
1.3觀察標準 對兩組患者進行相對應的干預之后,有針對性的對比患兒的蘇醒期躁動發生概率以及手術時間和麻醉效果等相關內容。

通過對比能夠顯著看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41.8±6.1)min,對照組的手術時間為(44.3±4.9)min,兩者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t=0.320,P>0.05)。對于蘇醒期躁動情況進行對比,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躁動情況發生概率要顯著地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小兒麻醉蘇醒期通常情況下會表現出比較典型的躁動的情況,例如出現哭鬧、暴躁等相關情況,而這類情況和藥物的不良反應,疼痛以及環境的不適應等因素,有著至關重要的緊密聯系。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注重做好小兒麻醉蘇醒期的躁動情況的預防,對此,可以有針對性的應用右美托咪定,它對腎上腺素α2受體的選擇性更加良好,是比較高效的α2AR激動劑,該藥物濃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就可以呈現出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全麻患者蘇醒期可以更有效的作為輔助藥物,能夠呈現出良好的鎮痛、鎮靜等相關效果,同時對于呼吸系統也不會產生負面影響或者抑制作用。右美托咪定作證選出的睡眠狀態和自然睡眠更相接近,對于患者的呼吸頻率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同時能夠維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保持良性的循環,也可更有效的減輕七氟烷麻醉之后的躁動程度。劉奕君等專家學者通過調研分析可以看出,右美托咪定靜脈泵注的預防方法可以更顯著的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更有效的恢復自主呼吸和意識功能,使患者的相關指標更好地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減少患兒躁動情況的發生概率,比正常用時均更短,術后疼痛情況有十分明顯的改善,因此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兒的全麻蘇醒期質量。而這樣的研究結果和本文中所涉及的研究的情況保持一致的狀態,對觀察組患者采取這種干預方法,患兒所呈現出的各項指標和躁動發生概率的減少情況,都要明顯的優于對照組, P<0.05。
綜上所述,由上文的分析,能夠十分顯著的看出,針對小兒麻醉患者蘇醒期應用右美托咪定干預和預防方法,這樣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兒的麻醉效果,使其心率等等更加平穩,這種方法有更加顯著的安全性,可靠性,從根本上有效降低蘇醒期躁動發生概率,使躁動程度得到有效的減緩,因此這種方法有比較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小兒麻醉蘇醒期中進行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