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娟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 102100)
國家能源局召開能源互聯網工作會議,提出將制定國家能源互聯網工作計劃。在特高壓輸電技術的深入發展下,電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能輸送載體,而且具備了更強大的能源轉換機制,能夠根據人們的需要合理優化配置電網資源,提高電能在能源轉化中的應用優勢,減少遠距離輸送電源的麻煩,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合理優化配置資源。當前,我國新疆、俄羅斯西伯利亞和蒙古的各類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是,當地需求比較小。且這些地區和電負荷密集國家、地區的距離遠,一般的輸電線路無法滿足遠距離輸電要求,在電源輸送的過程中需要利用特高壓電網。依托能源互聯網,在能源開發上清潔替代,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化石能源為主向清潔能源為主轉變成為能源高效率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為此,本文結合互聯網發展實際情況,就如何打造能源互聯網進行策略分析。
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電網改革和創新發展擁有了更多的空間,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電網發展中,則形成了“互聯網+電網”的發展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僅能夠更好地確保電網運行發展,而且還能夠在供電穩定的基礎上提高電力資源綜合利用率,幫助電力使用者能夠更好地掌握電力資源的使用情況。
第一,分布式特點。電能的使用一般具備分散性的特點,而傳統電網在使用的時候往往無法對分散的電能進行控制,最終導致電能的收集和利用出現了難以集中的特點。“互聯網+電網”的結合能夠借助計算機技術中的網絡節點對電能的使用進行收集和控制,從而提升電能的綜合利用率。第二,開放性的特點。以往電網在使用的時候無法幫助用戶了解電力資源的使用情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為用戶的用電帶來了困擾。將互聯網和電網結合在一起則是可以借助計算機智能技術對電能裝置和電力資源進行共享管理,由此提升了電力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更能夠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電力資源使用情況。第三,安全性的特點。以往電網在運行的過程中會遇到比較多的安全隱患,步入病毒非法入侵、黑客攻擊等,對電網的安全運行造成了困擾。借助互聯網和電網結合發展模式能借助計算機智能監督控制系統對電網的運作進行監督控制,且還能夠對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綜合把控,進而達到高效率控制電網的目的。
第一,能夠更好地把握能源世行,在互聯網和電網的結合下,能夠實現對電網的高效率控制管理,進而能夠更好地提升電力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在資源、能源日益緊缺的今天提升電能的綜合利用率。第二,互聯網和電網的結合發展也是新時期電網智能化發展的重要體現,能夠根據各個領域的發展需要來控制電力資源的消耗,實現高新技術應用和各個行業的融合發展。
能源互聯網是以開放對等的信息—能源一體化架構真正實現能源的雙向按需傳輸和動態平衡使用,適應新能源接入。“互聯網+電網”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順應了新電改背景下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切入需要,也響應了全球電網互聯新趨勢,是能源互聯網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探索。“互聯網+電網”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是能源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探索,對提升能源利用率方面意義重大。
在互聯網發展浪潮的影響下,我國傳統行業的發展面臨一個更深層次的變革,有很多保守行業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浪潮。在龐大的能源系統中,電能憑借自身的傳輸優勢在能源利用系統中開始占據更大的比重,互聯網和電網的融合發展成為能源互聯網發展的一個融合力量。
在電改背景下,電網企業在能源互聯網中扮演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通過銜接電源與受端能夠更好地整合能源使用,應用清潔能源替代以往的電能消耗。同時,配售電業務將面向社會資本開放。把握了電力用戶的大數據資源,能夠為電網的穩定運行提供充足的數據信息支持,幫助電網企業獲得能源互聯網先機。
在“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下,電力企業之間競爭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寬泛,互聯網企業評價獨有的資產服務基因和平臺化布局以及數據信息處理優勢作用在整個互聯網產業鏈管理模式中占據重要的作用。在網絡平臺的支持下,能夠更好的完善以往電力企業的分銷服務管理模式,也會使電力行業之間的競爭從電力資源利用管理競爭轉變為互聯網合作企業聯盟競爭。
為了能夠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獲取發展優勢,一方面,需要積極鼓勵互聯網企業和電力企業深度合作,更好的發揮出互聯網企業對能源優化管理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能源互聯網平臺的打造進一步加強能源生產者和能源消費者之間的關聯,根據能源消費需求精準安排能源生產,借助互聯網實現資源、能源的高效化、環保化利用。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 電力企業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需要借助新思維緊緊抓住發展機遇,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比如,以國電四川電力企業為發展研究對象, 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出了自身專業性、可靠性的特點,借助互聯網平臺,與具備大規模網絡平臺的騰訊聯系在一起發展電力資源,形成了一種彼此優勢互補的格局,充分彌補了傳統電力企業服務對接不充足的問題。
“互聯網+電網”智能電網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積極鼓勵智能電網參與“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中,借助互聯網平臺來豐富完善電力資源的管理技術,打造“互聯網+電網”的生態圈。同時,還需要借助互聯網對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有針對的指導好支持,積極培育具備創新意識的微型好小型企業。
能源互聯會牽扯社會經濟、政治、技術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彼此互相聯系、互相依存,而且還需要注重借助先進的技術形式來突破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局限。基于這個目標,要加快打造能源互聯溝通交流機制。第一,打造能源互聯機制。按照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原則打造涵蓋組織機制、市場機制、政策機制等密切聯系的共享機制。第二,加強技術研發,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 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為電網建設發展提供更多的數據信息支持,提升電網建設的智能化水平。第三,強化互聯網企業和電力企業的合作交流。首先,積極引導電力企業充分借助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實現個人發展,彌補傳統技術應用存在的不足,借助互聯網來解決智慧城市打造遇到的問題。同時,互聯網和高新技術的結合還能提升電網工作效率和運營水平。其次,加大互聯網技術在電力企業運行維護中的應用力度,同時,政府部門還需要發揮職能作用,強化對互聯網技術在電網運行中的干預。
綜上所述,“互聯網+電網”是能源互聯網打造的一種積極探索,在推動能源產業變革發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轉變,而且還能更好地優化我國經濟布局。因此,在未來,需要相關人員積極鼓勵互聯網企業和電網企業的密切溝通,積極打造完善的能源互聯機制,從而更好地推進能源互聯網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