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莉 譚晶晶 谷曉明
1.大慶市第四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2.雙鴨山市雙礦醫院,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3.哈爾濱市阿城區明仁口腔,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牙周炎在臨床中通常以牙周溢膿、牙周袋形成以及牙齒松動等為主要表現,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如果患者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則很容易誘發炎性反應,不管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是口腔健康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有研究表示[1],引發感染的細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卟啉菌、鏈球菌以及黑色素桿菌。當前臨床一般都是對患者實行抗菌抗炎治療,常見藥物為甲硝唑。甲硝唑有著非常顯著的抗菌作用,其在對牙周炎的治療中能夠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分析牙周炎患者使用甲硝唑緩釋藥膜進行治療的效果,見下文。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本院在2018年07月-2020年07月所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8例,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4例。參照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為(44.15±2.08)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為(44.23±2.1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近期存在激素類以及抗生素藥物治療史患者;排除存在藥物過敏史患者;排除臨床資料不完善患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袋、牙齒松動以及牙齦出血等癥狀,所有患者均確診為牙周炎。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實行碘甘油治療。使用碘甘油藥液,每天兩次,每次20毫克。
1.2.2觀察組 該組實行甲硝唑治療。在充分隔濕的狀態下降甲硝唑緩釋藥膜(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5873;規格:0.75g;生產企業:萬特制藥(海南)有限公司)插入到牙周袋中,每次一片,每間隔兩天插入一次。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一周,在一周之后則可以停止用藥。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數以及齦溝出血指數,并詳細記錄。

參照組和觀察組的牙周袋深度分別為(3.11±0.33)(2.23±0.50)(t=8.565,P=0.000),菌斑指數為(2.65±0.58)(2.10±0.16)(t=5.330,P=0.000),齦溝出血指數為(2.54±0.55)(2.11±0.30)(t=4.002,P=0.000)。
牙周炎的主要特征為癥狀多樣化以及病灶分布范圍較廣,受到牙周以及牙齦疼痛等因素的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也會隨之降低[2]。有研究表示[3],大部分牙周炎都是由于口腔厭氧細菌感染所造成的,臨床一般都是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因為口腔環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會對常規用藥量產生影響[4],并且長時間、大劑量用藥很容易使患者產生腎功能損傷以及菌群失調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怎樣促進牙周炎患者治療的高效性以及長效性是當前臨床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5]。傳統治療一般都是對患者實行局部治療,除去牙齦上方牙石,同時對牙周袋細菌霉素進行清除,刮出病變牙骨質,進而使患者的牙齦紅腫現象得到有效改善,同時對于緩解患者的牙周袋溢膿以及牙齦出血都是非常有利的[6]。在患者牙周袋形成后,一般都是使用藥物進行處理,通常是為患者提供廣譜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長時間如此,患者很容易產生耐藥性。
碘甘油是對這種疾病進行治療的重要藥物,但是其并不能獲得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患者在用藥之后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7]。而甲硝唑屬于硝基咪唑類藥物,其拮抗以及抗菌作用明顯。甲硝唑也叫滅地靈,其能夠對黑色素桿菌以及牙齦類桿菌等細菌產生殺滅和抑制作用[8]。緩釋藥膜屬于藥物緩慢釋放技術,所以在藥膜支架組織中置入甲硝唑,能夠根據相應濃度逐漸釋放到外界組織當中,使牙周組織保持在微環境中,進而實現對牙菌斑的抑制,臨床中能夠取得非常明顯的治療效果。此外,其還可以利用消化反應對厭氧菌進行還原,能夠抑制細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進而實現滅菌作用,實現治療目標[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其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以及齦溝出血指數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明顯(P<0.05)。這表明在牙周炎患者的治療中,甲硝唑緩釋藥膜的有效應用,對于改善患者的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以及齦溝出血情況是非常有利的,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通過對牙周炎患者實行甲硝唑緩釋膜治療,能夠使患者的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以及齦溝出血情況得到有效改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復,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