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晶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在婦科急診手術患者中,超過70%是異位妊娠者,該病不僅發生率在上升,患者年齡也在普遍降低,對女性的健康威脅較大[1-2]。因為異位妊娠囊會破壞和侵蝕著床部位的血管和組織,隨著妊娠時間延長,妊娠囊擴大,會造成局部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可讓患者直接喪失生命[3-4]。目前人們普遍有著較高的健康意識,在確診后積極采取手術治療,不過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效果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明確兩種手術具體的效果我院展開了此次研究,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從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入院的患者中,選出68例異位妊娠者為此次研究對象,遵循數字標注法的原則進行分組,劃分成各34例的兩組。觀察組年齡21-38歲,中間值(24.63±5.81)歲,其中14例再次妊娠、20例初次妊娠。常規組年齡20-39歲,中間值(24.75±5.63)歲,其中15例再次妊娠、19例初次妊娠。兩組異位妊娠患者的研究資料進行客觀分析,顯示差異極小(P>0.05),能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1.2.1觀察組(腹腔鏡手術):手術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患者術中保持腳低頭高的姿勢,采取三孔操作的方式,其中臍下緣的小切口為主操作孔,置入氣腹針,建立氣腹,保持腹壓在12-15mmHg;腹腔鏡從切口置入,在其輔助下,在左右麥氏點各做2個小切口,作為輔助操作孔。腹腔全面探查后,將血塊清理干凈,病灶充分顯露出來,根據患者有無生育要求,采取相應的手術方式;妊娠囊取出后,進行電凝止血,腹腔反復沖洗,關閉氣腹;臍部切口進行縫合,另外兩個粘貼創可貼敷料。
1.2.2常規組(開腹手術):手術麻醉方式為連續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縱向做切口,長度約5cm,逐層切開肌層,進入腹腔,對盆腔、腹腔環境進行探查,在S鉤幫助下將手術視野顯露出來;先將血塊清除掉,再找到妊娠部位,根據患者有無生育要求,采取相應的手術方式,妊娠囊取出后,沖洗術區,逐層縫合切口。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腹痛持續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觀察組患者腹痛持續時間為(8.36±2.04)小時、肛門排氣時間為(10.15±6.27)小時、出血量為(22.86±9.13)mL、手術時間為(41.85±11.07)min、住院時間為(2.35±1.08)天;常規組患者腹痛持續時間為(19.83±6.43)小時、肛門排氣時間為(28.25±7.44)小時、出血量為(45.83±9.17)mL、手術時間為(70.25±12.04)min、住院時間為(7.13±1.25)天,兩組差異顯著(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
婦科收治的急腹癥患者中,較多的是異位妊娠者,也就是妊娠囊著床在宮腔意外的其它部位,輸卵管是高發生部位,有著較高的大出血風險[5]。在保守治療中,是通過藥物將胚胎殺死,不過容易發生輸卵管扭曲、堵塞等,會造成盆腔再次出血,還會提高患者不孕或再次異位妊娠發生率[6]。而手術是相對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不過常規的開腹手術會帶來較大的損傷,容易誘發盆腔粘連、輸卵管狹窄等并發癥,給患者的生育能力帶來一定影響[7]。現如今,腹腔鏡憑借微創優勢在手術中被廣泛應用,手術安全性高,不容易帶來并發癥,患者接受程度高。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了腹腔鏡手術,常規組患者采用了開腹手術,結果顯示,觀察組腹痛持續時間、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短,肛門排氣早、出血量少,與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與開腹手術相比較,在異位妊娠治療中腹腔鏡手術效果更好。這是因為,腹腔鏡的應用能將輸卵管擴大至少三倍,術野更加清晰廣泛,能看到盆腔中的微小病灶,可徹底清除較為深層組織中的血塊、胚胎,保證手術的精準性,避免帶來二次傷害;所以手術后不容易發生輸卵管、盆腔粘連等情況;另外術中能很好的處理突發狀況。而在開腹手術中,要縫扎坡口,此處的輸卵管可能會出現狹窄情況,影響生育能力,而腹腔鏡手術能避免這一情況[8-9]。同時,腹腔鏡手術操作環境封閉,腹腔內臟器不會與手套、紗布等工具接觸,避免污染,也能減少出血,進一步降低對輸卵管的影響,最大程度保留其功能,保證術后患者生育能力,提高再次妊娠幾率。
總而言之,異位妊娠采用腹腔鏡手術在是在手術質量、術后恢復等方面均優于開腹手術,值得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