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衛生院,山東 青島 266232
慢性盆腔炎這一婦科疾病在育齡女性中較為常見,給其各方面帶來了較大的干擾,且患病人數不斷增多。若慢性盆腔炎患者病情反復發作,會對其生育功能等帶來嚴重不良影響[1]。當前針對慢性盆腔炎疾病,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可有效控制慢性盆腔炎。但由于患者對慢性盆腔炎缺乏認知,會出現焦慮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對此,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對階段性護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深入探討。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并將其分為各64例患者的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同意自愿同意參加本次調查研究。對照組的6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年齡段在25歲到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63±4.62)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3年,平均病程為(19.36±6.58)月,其中有25例女性患者,有39例男性患者。觀察組的6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年齡段在23歲到4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46±4.62)歲,病程最短為4個月,最長為3年,平均病程為(18.74±6.84)月,其中有24例女性患者,有40例男性患者。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方面數據五較大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有較強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 護理人員應宣傳教育有關慢性宮頸炎疾病的健康知識,講解室內通風頻率等注意事項,并指導患者合理安排飲食以及作息等。護理人員叮囑患者用藥規范。
1.2.2給予觀察組階段性護理 具體可從以下二方面:一是入院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階段性護理的內容做到掌握。合理配置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特點以及心理情緒狀況有充分了解,為患者提供周到貼心的服務。加強患者的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并對其情緒以及癥狀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及時發現患者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并通過講趣味故事及成功案例等來進行有效緩解。護理人員應有耐心和愛心,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幫助患者樹立治療康復信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病理特征以及治療方案等,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使其能高度配合醫生治療。二是治療護理,護理人員應保持患者病房有通風良好,溫度適宜,干凈整潔,保障患者有較好的治療環境。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病情指標的監測并做好記錄,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若發生突發情況,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時向醫生報告。對其不良行為予以糾正。科學安排患者的飲食,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
1.3觀察指標 利用健康狀況調查表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在護理干預前以及護理干預后一個月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及總體健康維度等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每個維度以100分為滿分,評分高代表生活質量好。利用自制的遵醫性量表對患者從飲食、用藥以及個人衛生方面對其治療依從性進行評估,分為完全依從、依從和不依從三個等級,完全依從患者人數加上依從人數的總和除以64的結果再乘以100%就是總依從率。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等于十分滿意和一般滿意的患者總數除以64的結果再乘以100%。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信息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生活質量評分,并利用t對組間數據進行檢驗。用百分數表示治療依從性和對護理的滿意度,并用χ2檢驗組間數據。當P小于0.05時,數據存在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比較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總體健康這三個維度評分,無明顯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在對觀察組進行階段性護理干預一個月,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一個月后,觀察組在這三個維度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有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證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
2.2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對治療完全依從,有28例患者對治療依從,不依從19例,依從率為70.31%。在觀察組中,有28例患者完全依從,有33例患者依從,有3例患者不依從,依從率為95.31%。觀察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有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經調查,在對照組64例慢性宮頸炎患者中,有24例患者十分滿意,有25例患者一般滿意,有15例患者不滿意,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76.56%。在觀察組64例慢性宮頸炎患者中,有34例患者十分滿意,有26例患者一般滿意,有4例患者不滿意,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3.75%[2]。觀察組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有較大差異 ,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研究調查可證明,階段性護理應用在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可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有效提升,并能使其治療依從性明顯增強,還能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3]。階段性護理能為慢性盆腔炎患者提供更為貼心周到的優質服務,能促使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提高,應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