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徐月秀 張 巍 徐 琦 尹升吉
山東省壽光市人民醫院,山東 壽光 262700
骶髂關節骨折及脫位作為高能創傷,傷后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目前主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傳統的治療方法為后路雙鋼板固定及骶骨棒固定治療,療效未達預期。新型治療方式椎弓根釘棒系統固定被用于骶髂關節骨折及脫位治療目前被發現有顯著的治療效果[1]。本文的研究內容即為椎弓根釘棒系統固定治療骶髂關節骨折及脫位的療效。結果為:
1.1一般資料 在這項研究中,我院選擇了200名骶髂關節骨折及脫位患者,并通過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在100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4:6,平均年齡為(45.9±6.4)歲。 研究組中100名患者的男女比例為5:5,平均年齡為(44.4±8.1)歲。 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選定的患者已獲悉此項研究,并將自愿合作完成所有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沒有其他嚴重的組織或器官器質性疾病,并且具有正常意識;排除其他嚴重的組織或器官器官疾病,抵觸參加這項研究,并且對研究人員提出的與研究相關的問題保持清晰和自主回答,該患者家庭強烈拒絕這項研究,無法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在研究中期(例如轉移或死亡)退出[2]。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后路雙鋼板固定治療,研究組接受椎弓根釘棒系統固定,具體為:術前對患者實施抗休克治療,創口清創、縫合、行CT檢查,確認具有損傷情況。手術時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氣管插管全麻后展開手術。充分暴露L5-S1椎板,骶髂關節上部、髂嵴,取2枚椎弓根釘打入L5-S1椎弓根。髂后上棘尖端前2cm處植入髂骨螺釘,在內外板之間打入多軸髂骨螺釘。如為雙側骶髂關節骨折及脫位,需要雙側固定加橫聯,將預彎好的鈦棒對椎弓根釘進行連接,根據骨折的嚴重程度適當撐開或收縮。對患肢進行適當牽引后復位,鎖緊螺釘,后續繼續處理其他部位的合并骨折即可。
1.4觀察項目和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時間。
1.5統計學方法 針對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信息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
2.1兩組患者在手術治療效果上的比較 經過觀察發現,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106.48±13.14)min,術中出血量(232.45±25.16)ml,骨折愈合時間(11.38±2.56)周,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114.86±13.62)min,術中出血量(241.52±26.13)ml,骨折愈合時間(13.57±2.11)周,組間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骶骨屬于松質骨,一旦發生骨折,因為其本身松散的結構,加之周圍側支循環廣泛,靜脈叢十分豐富,所以行手術治療時,剝離過多及復位操作均極易導致大出血[3].所以要求手術前需要進行骨折、脫位的牽引,良好的牽引復位可以結合椎弓根釘棒系統可以使解剖位置較為理想,以免術中因為牽引過度而導致大出血,操作更加簡單,手術所需時間更短[4]。本次研究結果也證實了對骶髂關節骨折及脫位患者實施椎弓根釘棒系統固定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對骶髂關節骨折及脫位患者實施椎弓根釘棒系統固定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后患者恢復所需的時間更短,臨床可以考慮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