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慧
鶴崗市人民醫院,黑龍江 鶴崗 154101
心梗后左心衰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急重癥之一,若是患者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的生命就會受到嚴重威脅[1]。心梗后左心衰的發病原因主要為患者患上心梗后,心室出現重塑并且出現了一定數量的瘢痕組織,導致患者心肌收縮出現異常,心臟排血量出現嚴重下降,造成患者患上左心衰竭[2]。我院在心梗后左心衰患者的治療中,將多巴胺與硝普鈉聯用,收到極佳效果,現作以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42例心梗后左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主要診斷標準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相關內容,所選患者的排除標準為:其它內科重癥疾病患者、意識障礙患者、聽說障礙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機體過敏患者、多巴胺與硝普鈉禁忌患者。將所選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每組71例患者。對照組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為42~76歲,心功能Ⅲ級患者40例,Ⅳ級患者31例;干預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為43—75歲,心功能Ⅲ級患者39例,Ⅳ級患者3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后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患者每日服用1次貝那普利,每次服藥劑量為10 mg,此外,患者每日服用3次曲美他嗪,每次服藥劑量為20 mg。干預組患者則接受多巴胺與硝普鈉聯合治療,護理人員為患者靜脈泵注多巴胺注射液,泵注速度為1—3 μg/min。同時,護理人員將硝普鈉注射液與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混合,為患者實施靜脈泵注,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將泵注速度設定為5~10 μg/min[3]。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連續接受一周治療。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可分為無效、有效及顯效,總有效=有效+顯效。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主要癥狀未出現任何改善,患者病情甚至出現加重;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主要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出現好轉,心功能改善程度達到Ⅰ級;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主要癥狀基本消失,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達到Ⅱ級以上,患者個人體征良好。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據均經由SPSS 17.0軟件包進行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n,%),利用X2對其加以檢驗,若兩組患者數據對比P<0.05,表示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
干預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據對比后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患者在患上心梗之后,心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瘢痕組織,這些瘢痕組織在患者心室進行重塑的作用之下,心臟收縮會出現不同程度障礙,心室的排血量也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這就很容易導致患者患上左心衰[4]。患者患上心梗后左心衰之后,其主要癥狀表現為呼吸不暢、嚴重喘息等,此外,患者心肌出現收縮困難,這就導致患者的肺部循環與機體循環出現嚴重障礙,患者生命會受到嚴重影響[5]。
小劑量的多巴胺可以有效擴張患者的機體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部位的血液流量,中等劑量的多巴胺可以有效激活患者機體內部的B受體,提高患者的心肌收縮功能,增加患者的心輸出量,大劑量的多巴胺可以激活患者機體內的a受體,患者的血管收縮功能可以得到較好加強。在本次研究中,多巴胺的用量為小劑量,患者在接受多巴胺治療后心臟功能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硝普鈉可以對患者的動脈與機體小靜脈進行較好的擴張,減少患者血管外部所受的阻力,以此減輕患者的心臟負擔,增加患者的心排出量。此外,患者接受硝普鈉注射液治療后,血液循環可以得到較好的改善,也能有效避免出現心律失常等癥狀。多巴胺與硝普鈉聯合應用,患者的心肌血液供應量可以得到明顯的增加,心肌部位所受損傷可以得到明顯的減輕,患者心肌收縮能力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并且降低患者惡性血流動力學事件的發生幾率。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干預組患者則接受多巴胺與硝普鈉聯合治療。在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后可以看出,干預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5.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83.1%的治療有效率,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多巴胺與硝普鈉聯合應用的優越性。
在心梗后左心衰患者的治療中,多巴胺聯合硝普鈉可以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加速患者心功能的恢復及總體康復進程,值得在臨床中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