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杰
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胃炎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主要分為慢性和疾病,發病因素和幽門螺桿菌有關[1],臨床中一般表現為腹脹、便秘以及腹痛,因為患者在發病早期并不會產生較為顯著的癥狀,因此很容易忽視,大部分患者在就診時其病情以及進展為了胃潰瘍,甚至還有一些患者會產生癌前病變以及胃出血等癥狀[2],不管是對患者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會帶來不利影響[3]。在對胃炎患者的治療中,不僅要對其實行常規治療,還需要對其實行用藥治療,進而實現提高治療效果的目標[4]。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胃炎的臨床用藥分析,見下文。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04月-2020年04月的68例胃炎患者納入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同時依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4例。參照組男、女患者比為21:13;平均年齡為(46.50±2.07)歲,觀察組男、女患者比為20:14;平均年齡為(46.15±2.25)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給予克拉霉素和果膠鉍治療。患者口服克拉霉素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810;規格:0.25g;生產企業: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濟南)有限公司),每間隔12小時一次,每次0.25克;口服果膠鉍膠囊,每天三次,每次200毫克。
1.2.2觀察組 該組給予阿莫西林和果膠鉍治療。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0200;規格:0.125g(按C16H19N3O5S計);生產企業:吉林省金諾藥業有限公司),每6-8小時一次,最大劑量不要超過4克;口服果膠鉍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20094;規格:50mg(以鉍計);生產企業:山西新寶源制藥有限公司),每天三次,每次200毫克。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一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惡心嘔吐、皮疹以及頭暈等不良反應情況,并記錄其發生率。

參照組中,惡心嘔吐3例、皮疹2例、頭暈4例,發生率為26.47%;觀察組惡心嘔吐1例、皮疹1例,發生率為5.88%(X2=5.314,P=0.021)。
胃炎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其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可以將其分為特殊性、萎縮性以及非萎縮性,其中發病率較高的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因為其發病機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再加上治療難度大、治療時間長,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5]。對于胃炎疾病,其在發病初期的癥狀較為隱匿,一些患者只是會表現為腹部不適、惡心嘔吐以及噯氣等一系列癥狀,無法引起患者關注,所以有很多患者在就診時其病情已經逐漸進展為了胃潰瘍,病情較為嚴重的甚至還會產生早期癌變[6]。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極為關鍵的。當前臨床一般都是對胃炎患者實行藥物治療,其中以阿莫西林、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以及膠體鉍較為常見[7]。
鉍劑是一種胃腸道黏膜保護劑,其可以和受損黏膜進行相互結合進而形成一層包膜,能夠緩解有害物質對機體的刺激,隔離作用明顯,與此同時其還可以促進消化道黏膜及時分泌出相應的保護物質,提高黏膜的修復效果;而鉍離子能夠殺滅幽門螺桿菌,對于降低胃潰瘍發生率是非常有利的[8]。臨床用藥過程中可以明顯發現,患者的用藥耐受性相對較高,并且不會產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膠體鉍劑的使用量過大,則很有可能會引發腎功能衰竭,因此對于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要禁止使用這種藥物進行治療;一些患者在用藥之后會產生惡心、便秘以及一過性血清轉氨酶升高等現象,通過對其實行對癥治療,其癥狀則可以逐漸緩解[9]。阿莫西林有著較為明顯的殺菌作用,能夠有效殺死幽門螺桿菌,在對細胞壁合成太葡聚糖產生干擾作用之后,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尤其是對于革蘭陰性菌,其效果更為明顯,并且在酸性環境下,其有著較高的穩定性,且相比于克拉霉素,其有著更為顯著的細胞壁穿透效果[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8%,參照組為26.47%,差異明顯(P<0.05)。這表明在對胃炎患者的治療中應用阿莫西林和果膠鉍,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阿莫西林和果膠鉍的聯合應用,能夠取得非常明顯的治療成效,對于降低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是非常有利的,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