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人力資源部,遼寧 大連 116037)
精細化管理是通過常規管理演化而來,該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為系統化、標準化、數據化、電子化,能有效協調醫院各個部門,促進其精準、高效、合理及持續運作[1-2]。現階段,有許多大中型公司已開展精細化管理的試運行,效果顯著。近年來,精細化管理也逐漸滲透至醫院的日常管理中,精細化管理是醫院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能的過程,要實現精細化管理,必須建立科學量化的標準和可操作、易執行的流程及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本研究通過分析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更具有優勢的管理模式,現報道如下。
精細操作與精細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特征表現,該類管理模式充分體現精益求精的科學理念。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落實分工、規范執行是關鍵內容,同時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促進醫院管理工作實現合理化、系統化、科學化,有助于加強不同科室間的關聯性,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管理服務。
近年來,精細化管理是醫學領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成果體現,目前有不少醫院應用該類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充分滿足群眾的醫療需求,能有效保障群眾權益。精細化管理與規范化、人性化、標準化的現代化管理要求相符,可有效細化、分解和落實各項管理環節,促進醫院實現可持續性長遠發展。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醫療人員的工作內容較泛化,同時缺乏條理和規范,從而導致醫院難以提供良好的服務質量,且易引發多起醫療糾紛。精細管控、精細操作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表現,體現追求細節的管理理念。
2.1 改變常規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精細化管理模式促進醫院管理方式更合理化、可行化,有助于加強不同科室間的關聯,能幫助患者獲得真正所需的服務。精細化管理涉及多種層面,包括制度精細化、培訓精細化、環境精細化、服務精細化等。推行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可有效提升醫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節省醫院的各項開支和成本,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3]。
2.2 提升醫療人員的工作效率 精細化管理對院內各部門的工作進度起到直接作用,是醫院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建立起醫院的良好形象,有效傳達醫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風格,并將核心理念落實到工作的不同環節中,能有效加強醫務人員的工作效果,從而促進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4]。
2.3 確保醫院工作順利開展 醫院管理是一項繁瑣復雜的長期過程,若醫院管理人員未充分掌握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僅根據規章制度完成分內工作,則會造成醫院的精細化管理停止于表面,未能真正發揮精細化管理的效用和優勢[5-6]。而精細化管理能為醫院的發展打造堅實基礎,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細節是其中的重點內容,精細化管理需對各個部門進行確切分工,并貫徹權責分明,保證精細化管理的有序進行。
3.1 借助信息化系統管理進行精細化設備維修 電話聯系是傳統醫療設備報修的主要手段,此類方式的效率有待提高,不利于增強設備報修管理水平。通過信息化系統準確記錄設備工作狀態,同時可及時發現設備的異常故障;此外,信息化系統有助于提升維修效率與效果。因每臺醫療設備均設置編碼,轉化為二維碼作為設備的身份標識,若發生故障,則掃描二維碼即可掌握設備相關信息和維修記錄等,進一步提升設備維修效率。
3.2 優化院內物品及設備的精細化管理 加強醫務人員對醫院中物品及藥品管理的重視程度,嚴密觀測院內設備和藥品是否充分貯存,且是否實施科學的藥品儲存方式,定時供給和整理院內設備和藥品。注重醫院內部的細節管理,包括院內設備是否需更換和維修,手術設備是否出現遺漏和丟失等,若出現細節處理不正確的情況則需進一步強化管理[7-8]。
3.3 提升醫院醫療設備檔案的精細化管理 潘婷[9]的研究提出,對醫院醫療設備的精細化管理還應做好以下幾點:①確保醫院檔案管理過程中充分落實和滲透精細化管理理念。由于以往管理理念在醫院工作中有較深的影響,限制各項工作的有效展開和實施,較難指導相關工作人員完成科學高效的檔案管理,為此,醫療設備管理人員應深入了解精細化管理理念,同時在精細化管理理念指引下制定有效的檔案管理方案。②細化與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應針對醫院的現實情況確定管理流程,并進一步簡化與改善較繁雜的環節,減少時間耗損[10]。③保障精細化服務的落地,如在設備配送回收過程中,需確保設備的安全性和密封性。④王平等[11]認為加強檔案設備資料的范圍分類,防止資料混亂,明確檔案資料管理的權責和分工,以避免發生檔案管理問題后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此外,還需詳細劃分科室設備類別,提高歸檔工作效率,合理區分管理范疇,細化設備功能類別,幫助制定出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以實現管理制度的可靠性、針對性、有效性、導向性,處理好管理過程中的細節性問題。
3.4 報修環節與設備故障記錄的需融入精細化管理 安培[12]提出,科室出現設備故障后,及時聯系設備維修的相關人員,維修部門安排專門技術人員進行維修,根據資料判斷故障的原因與解決方案,對嚴重故障則注意做好現場分析、資料統計,或成立相關的維修小組及時幫助設備恢復正常;對設備維修信息查詢流程中,維修人員需根據故障現象查找設備信息,同時與設備廠商及技術人員保持聯系,提升設備維修速度。還可通過信息數字化技術和電子自動化技術明確故障原因,配合技術方完善管理與維修方案。
郭丹[13]研究發現,實施精細化管理前出現17起醫療設備管理差錯事件,實施精細化管理后則出現3起醫療設備管理差錯事件,與之前的醫療設備管理差錯事件比較,精細化管理后的差錯事件率減少82.35%,且患者投訴率更低,滿意度更高,則說明精細化管理能降低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的差錯風險。
張欣[14]研究中,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兒家屬投訴率、患兒感染發生率、管理差錯率發生情況、家屬對管理的滿意程度,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精細化管理,其投訴率、感染率、管理差錯率分別為1%、0%、1%,均低于對照組,且家屬滿意度為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說明在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中采取精細化管理,可更好地降低投訴率和感染率,提高滿意度。
施安笑[15]研究中,通過在醫療設備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比較不同管理模式中手術室微創手術器械及出現設備管理不良事件的狀況,結果表明,除鏡頭損壞、導線破損外,精細化管理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管理(P<0.05),說明在手術室微創手術器械以及設備管理中,精細化管理可加強管理質量,合理規避設備不良事件的風險。
精細化管理是可行性較理想的一種管理模式,對促進醫院可持續性發展有積極意義,其不僅能改善醫院的管理服務程序,提升管理水平和質量,同時還能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效率。精細化管理模式體現以患者為本的理念,對患者保有充分的尊重,可改善醫患關系,避免產生醫療糾紛,是一類新型的科學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