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娜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吉林 吉林 132011
隨醫療技術水平提升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體檢,尤其是對血液檢驗來說,可幫助人們了解自身身體狀況、是否患病等[1]。但是在血液檢驗中,回收諸多因素影響而降低血液檢驗報告質量,影響身體狀況評估和疾病診治療。
對2018年7月到2020年7月的1000例體檢者做研究,18-74歲/(49.32±4.52)歲。女473例、男527例。
1.2方法
統計體檢者姓名、年齡以及血液樣本檢測中的質量問題。
在本課題的1000例體檢者中,血液檢驗報告質量不佳共130份,占比為13.0%。其中,20份是采血管無法正確使用,占比是4.0%;33份是乳糜血,占比是3.3%;60份是更換代碼時存在問題,占比是6.0%;2份是標本操作不規范,占比是0.20%;10份是家人代檢,占比是1.0%;5份存在其他問題,占比是0.50%。
3.1采血管無法正確使用 當采血管的使用不正確時,易導致血管損壞、標本凝固、標本量不足等問題。血液樣本采集主要是護理人員完成的,不同檢測項目需不同的采血量以及采血管,要求采集血液樣本時護理人員必須使血液量到達刻度線[2]。但有的護理人員對于相關知識了解不夠,而導致采集的血液樣本不滿足檢測要求,亦或采集血液中未及時搖勻,導致血液樣本發生凝固,最終致使檢測結果不準確。
3.2乳糜血 因體檢者自身肥胖、代謝原因、體檢前日晚食高脂肪食物導致乳靡血。
3.3更換代碼時存在問題 有時需要更換原有代碼,會因更換而導致檢驗結果的輸入錯誤,檢測儀器需有效日常維護才可維持正常工作。進行設備維護時,需更換檢測代碼,在代碼更換后,會因種種原因而未及時通知體檢科代碼已經更換,所以在傳輸信息時因代碼不相同致使很多信息未傳輸,亦或傳輸數值存在偏差,甚至遺漏數據。
3.4標本操作不規范 即使是單位統一體檢,部分人員會因自身原因而增加體檢項目,而帶來一定問題:檢測采集標本有對應條碼,增加項目后更換條碼,當需檢測項目很多時,條碼不能完全顯示,送到檢驗科后,由于檢測信息不全而漏檢;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是全部項目都在當天檢測的,也可能是在次日進行檢測,這種情況需把樣本存于冰箱待用。但是當日體檢項目生成體檢報告,而缺少次日檢查項目相關內容,而誤認是漏做;由于工作安排問題,檢驗相關人員的崗位不固定,交接班時交接標本出現誤差,易發生標本遺失。
3.5家人代檢 對于一些工作崗位來說,需從業人員具有健康證,但可能擔心自己檢驗不過關而由家人進行代檢,因檢查對象不符合,所以很難保證檢查結果。
3.6其他問題 因系統出現問題導致體檢報告單有亂碼出現;臨時體檢突加體檢團隊,而體檢科同檢驗科未及時溝通,而導致機器檢驗試劑不足,一次性送檢較多標本,導致檢驗科措手不及,而延誤檢驗;未及時溝通,體檢者未空腹[3]。
4.1完善相關制度 在特殊檢測項目中或者增加檢測項目中易出現標本遺漏問題,需同檢驗科協商,在常規檢測項目增加檢測時,馬上記錄,構建增加項登記制度,詳細記錄體檢者的增加項,重開化驗申請單,增加化驗單同相應標本放一起,提醒需增加化驗項目。同檢驗科構建交接制度,完成樣本交接后簽名,禁止涂改,便于標本遺失后追溯。
4.2強化培訓 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培訓,確保體檢中心人員了解體檢者信息,如實填寫,避免字跡潦草。給予標本采集人員培訓,了解不同檢驗項目的血液采集量和試管規格。給予標本護送人員培訓,標本不多時,禁止單手拿標本,應雙手托住標本;標本較多時,經標本箱進行護送,雙手托住標本箱[4]。護送標本時,避免震蕩而破損。給予相關人員培訓,最好標識保護,避免標識遺失、錯亂;做好交接工作,共同驗收核對,避免檢驗科人員受到樣本后出現錯誤。倘若有錯誤出現,及時同體檢者取得聯系,得到體檢者的理解后,重新采集體檢者的標本。
4.3強化溝通 定期組織檢驗科和體檢科參加協調會議,人人平等,暢所欲言,提出工作問題,并且消除誤會,強化溝通,并培養員工的團隊意識,使其了解體檢工作是需共同完成的,需科室通力協作才能順利的完成[5]。為防止不必要麻煩出現,當檢驗科更換代碼時,要及時同體檢科聯系,便于體檢科更換代碼,避免代碼錯亂。
4.4避免代檢 給予體檢者檢測宣教,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思想覺悟,利于其配合檢測。思想教育工作完成后,為體檢者重開體檢申請單,做好溝通工作,告知體檢時間以及注意事項等。
4.5其他 在體檢者抽血前,詢問前日晚飲食情況,重點詢問是否進食了高脂肪食物,如果是則適當調整采集血液標本時間。
總之,于體檢中血液檢驗報告質量存在較多的影響,需實施針對性解決對策降低影響,確保血液檢驗報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