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琴 史楠 馬麗娟
菏澤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山東 菏澤 274000
橋本氏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臨床主要的特征是甲狀腺相關抗體水平的升高,可導致導致除甲減以外,常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結節,即使甲狀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也有如水腫、怕冷、便秘、女性月經不調等諸多癥狀。目前西醫還沒有辦法根治橋本氏甲狀腺炎[1]。在中醫臨床診療中發現,橋本氏甲減患者后期多表現為嗜睡氣短、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畏寒怕冷、少氣懶言、精神萎靡等陽氣虧虛的癥狀,此期患者多為先天秉賦不足加之早期郁熱傷陰,久之陰損及陽,顯現脾腎陽虛之象,治宜從脾腎論治,益氣溫陽散寒為主。芪桂益氣溫陽顆粒聯用左甲狀腺素鈉治療脾腎陽虛的橋本氏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匯報如下:
1.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所有160例病例均來自2015年8月-2019年8月就診于菏澤市中醫醫院門診及病房的脾腎陽虛的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女性患者。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 根據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2008年制定的《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中關于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標準及原發性甲狀腺減退癥的診斷標準。
1.2.2中醫辨證標準 由于目前缺乏關于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中醫證型的權威標準,所以我們參照《中醫內科學》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癭病的診斷并選出證屬脾腎陽虛的患者。此類患者主證:頸前有癭腫或自覺壓迫感,乏力疲倦、畏寒怕冷、腹部脹滿、納呆食少。次癥:心中煩悶、健忘、不寐、浮腫、腰酸,舌淡苔白、脈沉細。滿足上述主癥 3 項及次證2項便可入組,并制定中醫證候積分評分標準。
1.3評分標準
1.3.1中醫證候評分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
2.1治療方法
2.1.1治療組 (1)應用左甲狀腺素鈉片,根據檢測的甲狀腺相關激素(甲功)水平調整藥物劑量,使甲功控制在正常值范圍內,其中TSH控制在 0.5-2.5 uIU/ml。
(2)芪桂益氣溫陽顆粒早晚兩次溫水沖服,日一劑,連服6個月,芪桂益氣溫陽顆粒主要藥物組成:黃芪30g、黨參15g、生白術10g、云苓30g、寄生10g、肉桂6g、薏仁15g、菟絲子10g、甘草6g。開水沖服,早晚分服。
2.1.2對照組 常規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根據檢測的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甲功)調整藥物劑量,控制激素水平在正常值范圍內, 其中TSH控制在 0.5-2.5 uIU/ml。

研究結束時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7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兩組從臨床療效上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 <0.05)。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左甲狀腺素鈉用量變化及TGAb與TPOAb水平等的比較:左甲狀腺素鈉用量變化及TPOAb與TGAb水平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左甲狀腺素鈉用量少于對照組,TPOAb與TGAb水平低于對照組。治療組與對照組在中醫證候積分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中醫積分的改善優于對照組。
橋本氏甲狀腺炎(HT)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對人體的危害不僅僅是甲狀腺功能和結構改變,還嚴重影響女性生殖健康,易伴發甲狀腺乳頭狀癌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狀腺外癌的發生率顯著升高等。臨床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以延緩病情進展和緩解臨床癥狀為主[3]。西醫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多推薦采取隨訪觀察和對癥治療的方法。芪桂益氣溫陽顆??梢詼匮a脾腎、溫陽散寒。黃芪味甘性溫,補氣升陽,以推動心血之運行,使清陽得升,肉桂性大熱純陽,入肝腎血分,其性守而不走,專入于腎,補命門之火,兩藥相合,共奏益氣溫陽之效,共為君藥。黨參甘溫,益氣、健脾。白術苦溫,健脾燥濕。炒苡仁,味甘淡,性平,配伍茯苓、白術健脾祛濕。炙甘草,益氣和中。四藥配伍,參四君子湯之義,加炒苡仁,共奏益氣健脾之效。菟絲子味辛、甘,性平,補益肝腎,補陽益陰,溫而不燥,補而不滯,與肉桂相合,增其補陽之功,共為臣藥;寄生味苦甘,性平,補氣溫中,壯陽道,治陰虛,此諸藥中加入寄生一味,可以加強補益作用,促進療效,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v攬全方,諸藥聯用,溫補而不滋膩,通補兼施,陰陽平調,以益氣溫陽散寒為主,兼以行氣化濕通絡,既可扶正,又可祛邪,符合中醫整體辨證論治的特點。通過臨床觀察表明,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全身癥狀如頸前癭腫或壓迫感,畏寒肢冷、食后腹脹、納呆、神疲乏力、浮腫、健忘、眠差等一些癥狀皆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芪桂益氣溫陽顆粒可以調節免疫反應,減輕甲狀腺相關抗體對甲狀腺的免疫損傷,減少甲狀腺激素的用量,避免甲狀腺激素的副作用,臨床療效顯著。中醫以辨證論治為主,長于調養,治病求本,處方加減靈活,越來越受到患者的肯定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