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平
大慶市第四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712
乳腺纖維瘤是臨床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產生和機體激素水平失調有關,臨床一般都是對患者實行切除手術治療,其能夠取得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1-3]。但是手術后如果不對患者進行及時護理,則會對其術后恢復產生影響,因此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勢在必行[4-5]。本文主要觀察并探究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見下文。
1.1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法將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6月的72例乳腺纖維瘤手術患者分兩組,各36例。參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5.22±3.01)歲,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5.16±3.20)歲。兩組基線資料并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內科疾病;均不存在手術禁忌癥以及精神疾病;將嚴重感染患者排除在外。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實行常規護理。按照患者病情對其實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同時對其實行心理指導以及疾病知識教育,強化其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和了解。
1.2.2觀察組 該組實行整體性護理。①心理指導。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其不良情緒產生因素,并對其實行針對性心理指導,為其講述實行手術治療對于機體恢復的重要作用,可以通過現實案例的方式來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以及依從性。②術前護理。手術之前增加訪視頻率,并講述需要加以重視的相關事宜。按照患者腫瘤數量以及大小等對手術切口進行確定,同時事先準備好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器械,調節室內溫濕度;而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要對其實行引流處理,嚴密配合醫生各項工作。③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要輔助麻醉師對患者進行麻醉,進而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其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胸大肌,因此護理人員要為其講述腹式呼吸的正確方式,從而對胸大肌起到保護作用;手術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異常,則要及時告知醫生。④術后護理。在患者麻醉蘇醒期,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密切關注,最大程度地降低嘔吐以及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同時對患者實行翻身以及體位指導,防止由于動作幅度過大而撕裂切口;手術完成后要使用抗生素對患者實行抗感染處理,同時評價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狀態,對于疼痛感較為強烈的患者,要對其實行心理指導,并告知其遵醫用藥的重要性。⑤生活指導。告知患者多喝水,食用維生素以及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蔬菜水果,使自身機體新陳代謝能力得到強化。與此同時,還要為患者講述休息的正確方式,并告知其保持充分休息的重要性。此外,還要按照患者的現實病情對其飲食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告知其不要食用刺激性較強以及雄性激素含量較高的食物,避免產生乳房發育不良的現象。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切口液化、感染以及血腫等并發癥情況,并記錄。
參照組中,切口液化4例、感染3例,血腫3例,總發生率27.78%;觀察組中,切口液化1例、感染1例,血腫0例,總發生率5.56%(x^2=6.400,P=0.011)。
乳腺纖維瘤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病早期通常以乳房腫塊等為主要表現,但是因為其腫塊體積相對較小,再加上其并不會產生較為顯著的疼痛感,所以疾病很難被發現[6-9]。隨著腫塊體積的增加,患者的乳房也會隨之產生疼痛感,其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0-11]。當前,對于乳腺纖維瘤患者,通常是對其實行手術切除治療,雖然其操作便捷但是如果沒有對護理工作加以重視,也會影響患者預后[12]。
整體性護理服務的主要原則就是優質護理觀念,其能夠按照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狀態給予患者護理干預,不但可以使護理的系統性獲得充分展現,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護理干預的針對性[13]。手術之前,因為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緒問題較為嚴重,因此護理人員要從手術方案確定時給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指導,并通過圍術期護理對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進行調整,同時給予其科學指導以及復查指導等干預。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明顯(P<0.05)。這說明在乳腺癌纖維瘤手術患者的治療中,予以其整體性護理,可以有效緩解其臨床并發癥,護理成效明顯。
綜上所述,整體性護理干預在乳腺癌纖維瘤手術患者治療中的有效應用,其獲得了非常顯著的護理效果,能夠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改善其預后。